廣電物聯網智能家居體系設計
2.1 底層基礎設計
2.1.1 終端節點的設計
作為廣電運營商,終端節點不是主要的業務方向,因此終端節點以集成為主。目前市場上的智能家居終端產品種類繁多,標準不統一,因此,這是目前智能家居業務終端節點設計管理的主要障礙。標準化是廣電智能家居業務的長期目標之一,但在現階段,該目標存在一定難度,因此,設計時應暫時容忍終端節點產品的標準問題,而考慮用其他設計途徑回避該問題。
2.1.2 網關的設計
網關是智能家居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的網關產品解決方案很多,各種通信標準的網關產品層出不窮。從系統集成化和廣電特色的角度出發,智能網關應與機頂盒結合,進行一體化設計,但這種設計存在的問題:一是目前市場上機頂盒與網關一體化設計的產品較少,市場對于這種設計支持力度還存在不足;二是目前終端廠商的解決方案中,大多包括有智能網關產品,若機頂盒與網關做強制捆綁,又會涉及到廠家利益分配問題;第三,如果采用一體化設計,大量舊型號的機頂盒將無法開展廣電智能家居業務;第四,目前許多物聯網智能家居終端產品采用了無線通訊技術,由于機頂盒位置的固定性,如果網關與機頂盒一體化設計,則可能會出現信號無法最優化的情況。因此,在現階段,網關還是與機頂盒分離,一體化產品只能作為遠期目標。智能網關的具體功能:一是協議的轉換,即將不同傳輸標準的底層節點業務數據通過統一的方式轉換為統一的傳輸格式;二是業務的識別,由于業務將通過統一的通道進行上傳,多業務對單一平臺的模式就要求必須對業務加以區別,每個智能網關聯結單項業務的所有節點,然后通過軟件對業務數據加上業務識別碼幀頭后才能進行上傳。
2.1.3 機頂盒的設計與底層管理
機頂盒的具體功能如下:
(1)數據的上下行通道中的所有節點的業務數據都通過機頂盒上傳,而反饋信號也通過機頂盒這個通道返回。
(2)機頂盒是數據反饋結果的展現平臺。
(3)機頂盒是底層管理的中心,負責對底層網關和節點的管理,包括節點、網關的添加與刪除,網關及機頂盒的軟件升級,以及對某些終端節點的操作等。
(4)對于部分簡單應用的操作,機頂盒還應有一個小應用層,并有其對應的界面,能完成對一些簡單業務的操作。
2.2 上層結構設計
2.2.1 支撐平臺的設計
支撐平臺是整體結構的上層核心,所有通過網絡上傳的數據都需要通過平臺這個關鍵節點才能進行下一步處理,因此,它需要完成一系列復雜的功能。主要有:
(1)用戶身份的識別。由于從機頂盒和智能終端上傳的數據帶有身份信息識別碼,所以,支撐平臺首先要對其發起數據請求,并對數據庫中存儲的用戶信息進行比對,符合要求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
(2)業務邏輯的分解。所有業務邏輯在平臺根據業務邏輯識別碼被分解為單一業務,然后經過比對,再送入上層應用中進行進一步的處理。
(3)平臺是上層結構管理的核心,擁有獨立的管理界面,管理員可以通過平臺對上層應用進行改動維護,對數據進行刪除、添加、更新等一系列操作,同時管理員也可以通過平臺對機頂盒的管理模塊進行遠程支持(例如向機頂盒進行軟件更新支持等)。
(4)平臺同樣是BOSS(服務支持)系統的門戶,用戶管理數據可通過平臺與BOSS系統進行通訊,負責業務的開啟、關閉和計費等。
2.2.2 應用結構的設計
應用是廣電網智能家居業務的服務關鍵,負責對業務數據進行相應的處理,并對處理結果進行反饋。其主要的功能有:
(1)業務數據經過平臺的邏輯分解后,被送入相對應的應用進行處理。
(2)處理結果生成歷史記錄后,被送入數據庫保存。
(3)通過外聯方式對業務數據的處理結果進行反饋,如派專業人員上門服務等,同時通過自上而下的模式把反饋結果返回機頂盒和手機等設備進行呈現。涉及到對終端操作的,則通過機頂盒對終端發出控制指令,如觸發報警等。
(4)關聯業務應用之間不進行通訊(如老人看護與健康醫療相關業務等),可共用部分數據,但不進行直接通訊,涉及到的共有數據都可通過接口與數據模塊通訊獲得,故可避免應用之間的影響,降低系統復雜性,提高體系的模塊化程度。
2.2.3 數據業務環境的搭建
數據業務環境是體系結構搭建的難點之一,涉及到平臺之間的相互融合和數據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它需要完成以下功能:一是數據的請求業務,即當平臺請求用戶身份識別或者應用請求數據時,向平臺或者應用發送數據;二是數據的維護、更新和操作。
2.2.4 BOSS系統的連接
平臺作為身份識別的門戶,還承擔著與BOSS系統連接的業務。當用戶通過平臺經過身份驗證登陸后,BOSS系統便可進行管理數據的操作,這主要有用戶的計費和用戶業務的開通與關閉等。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