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四網協同背景下GSM網絡發展策略研究

        四網協同背景下GSM網絡發展策略研究

        作者: 時間:2012-12-21 來源:網絡 收藏

        2 三方面應對措施
        下面將從挖掘容量潛力、提升網絡質量、面向未來演進三方面介紹網絡的,以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及配合戰略。
        2.1 挖掘容量潛力
        2.1.1 提高PDCH承載效率,減緩對語音資源的擠占
        隨著移動互聯網業務和智能終端的普及,數據業務種類逐漸豐富,且運營商管道化嚴重,網絡中承載低傳輸效率、低收益業務(如QQ)占比不斷提升。相同無線資源上,同數據業務傳輸效率不同。不同數據業務的包大小、包間時間間隔不同,導致占用同樣無線資源前提下實際傳輸的流量不同;不同傳輸效率的業務平等分配無線資源,低傳輸效率業務占比高,拉低PDCH信道整體承載效率。PDCH信道承載效率全國平均為4 kbps/PDCH,部分低于3.5 kbps/PDCH(理論峰值為59.2 kbps/PDCH)。
        無線資源分配與收益脫節,不同用戶/業務平等分配資源。由此導致,增量不增收,不同用戶、業務單位流量產生的收益差距較大(如QQ0.18元/MB,歌曲下載1.4元/MB),有限網絡資源被低收益業務大量占用,如QQ占用50%以上網絡資源。
        針對具有不同傳輸效率的業務進行差異化無線資源配置,高效業務多占資源,提升數據業務信道整體承載效率。具體參考如下指標:提升PDCH信道占用數量;提升PDCH信道承載效率;在以上兩指標完善的同時,保證TBF復用度不提升(通常網絡中建議小于4),即不以降低用戶體驗為代價。
        針對不同優先級的用戶、業務提供差異化的無線資源配置,高優先級用戶、業務多占資源。
        2.1.2 增強型雙頻網
        增強型雙頻網是雙頻小區組網的一種方式,網絡建設相當于由900 M和1 800 M頻段組成的同心圓技術,其具有如下特點:900 M為外圓小區,1 800 M為內圓小區,內外圓共站址,共BSC;900 M和1 800 M頻段為兩個獨立小區,分別配置BCCH和SDCCH信道,組成一個小區組;通過BSC內的增強算法,小區組中的兩個小區實現業務信道資源共享,小區負載均衡。
        2.2 提升網絡質量
        2.2.1 優先保證語音資源
        采用語音優化的網絡資源配置和優化策略。語音優先策略:當話音業務忙時,話音優先搶占動態信道,而不是優先開啟半速率;網絡資源的配置必需首先確保語音資源,語音數據雙忙小區要通過限制數據業務靜態信道的比例來保證語音業務的質量。靜態數據業務信道配置策略:對于1-2載頻小區,配置1個;對于3-4載頻小區,配置2個;對于5載頻以上小區,配置3-4個。
        2.2.2 干擾問題凸顯的原因分析及解決思路
        目前網絡面臨的干擾主要來自網內干擾,主要引發原因包括:網絡配置,近年來話務量激增,網絡擴容頻繁,導致站間距小、高載頻配置小區提高,同頻干擾日益嚴重;網絡結構,由于站址條件限制,部分高站、天線傾角較小的基站存在,導致交叉覆蓋、重疊覆蓋現象較多,產生強干擾源小區;設備使用,直放站應用比例較高,尤其是對質量影響較大的無線直放站被大量應用。
        在日常的網絡建設和優化中,客觀條件限制無法完全規避網內干擾的產生,需要考慮基站設備本身的性能提升降低干擾、提高C/I水平。通過兩個方面達到提高小區C/I的目標:提高有用信號C,但會受基站最大功率等因素限制,且增大其他小區同頻干擾,給網絡帶來負面影響降低干擾是目前技術上考慮較多的方案,有引入干擾消除算法和抑制干擾產生兩個思路。
        上行干擾消除技術分析。降低上行同頻干擾,可利用信號空間相關、時間相關以及空口同步等特性進行干擾消除。現網已部署的有最大比合并(MRC)技術和干擾抵消合并(IRC)技術。最大比合并技術,是將兩根天線上接收的有用信號進行最大比合并,最大化有用信號強度,提高上行C/I,從而提升上行鏈路質量。干擾抵消合并技術,是利用干擾信號空域相關性,將兩根天線接收的干擾信號進行反向抵消,降低干擾信號強度,提升上行C/I,從而提高上行鏈路質量。增強型干擾消除(EIRC)技術是正在現網推行的新技術。EIRC在IRC技術基礎之上,增加了對干擾信號的時域相關性的收集,獲得更多的干擾信息,使得同頻干擾更接近白噪聲特性從而更有效地消除干擾提升上行鏈路質量。
        GSM空口同步,可以更好地提升干擾消除算法的性能。將有用信號和干擾對齊,使估計出的干擾特征適用于整個時隙,能更準確地估計信道和干擾特征。其可以用兩種方法實現同步。同步方式一:GPS硬同步。與TD-S共站:從NodeB引入同步信號,BTS增加時鐘接口;與TD-S不共站:直接接收GPS信號,BTS增加GPS模塊。同步方式二:空口軟同步。軟件實現:選取同步目標小區,通過測量并校準相鄰小區的幀偏移,實現同一BSC內所有小區的空口同步;選取同步目標BSC,實現BSC間的空口同步。
        GSM下行干擾消除技術分析:降低基站不必要的功率發射,抑制干擾源。可以采取的解決方案有,數據業務下行功率控制。數據業務下行功率控制技術原理:BSC側設置功控參數,無線鏈路質量達到功控門限后,依據終端上報下行鏈路測量信息,基站自適應調整下行發射功率,形成閉環功控。基站采用低功率發射,減少了不必要的功率發射,使終端獲得穩定接收信號強度,從而在保證數據業務質量的同時降低相鄰信道間的干擾。對此,可以分為兩種策略:功控優先策略,在數據業務未達到最大MCS等級時進行功率控制;速率優先策略,是在達到最大MCS等級后再進行功率控制,如圖2所示。其技術方案價值及意義在于,(E)GPRS無下行功控,隨著數據業務占比不斷提升,GSM網絡底噪水平提升明顯。引入數據業務下行功率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數據業務發射功率水平,降低網絡底噪和干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3656.htm

        a.JP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莎车县| 武冈市| 鸡泽县| 寻甸| 普安县| 北票市| 朝阳市| 澜沧| 南通市| 蒙阴县| 贵定县| 阿合奇县| 政和县| 沂源县| 咸宁市| 山东省| 会昌县| 泗洪县| 五原县| 探索| 柳江县| 灌南县| 平泉县| 库车县| 崇阳县| 武邑县| 雷州市| 甘南县| 景宁| 舞钢市| 久治县| 白城市| 璧山县| 江城| 扎兰屯市| 元谋县| 白沙| 宁武县| 青冈县|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