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AT91RM9200的USB主機端Linux驅動

        基于AT91RM9200的USB主機端Linux驅動

        作者: 時間:2008-10-28 來源:網絡 收藏
        通用串行總線(USB)是一種新興的計算機外圍串行通信接口標準,它克服傳統計算機串/并口的缺陷,具有熱插拔、即插即用、數據傳輸可靠、擴展方便、低成本等優點,已成為當前計算機必備的接口之一,同時也被廣泛地應用與嵌入式系統設計中。本文著重介紹嵌入式Linux中的USB主機端驅動。其硬件平臺是AT91RM9200處理器系統,軟件平臺是Linux-2.6.19.2內核。

        1 AT91RM9200 USB主機端接口硬件構成

        AT91RM9200處理器是Atmel公司一款比較流行的微型處理器,它具有ARM920T內核(帶有MMU),主時鐘頻率可達240 MHz,很適合嵌入式系統應用,它同時具有USB主機端和設備端,其中主機端處理開HCI協議(OHCI)及USB v2.0全速與低速協議,還給ASB提供簡單的讀/寫協議,USB主機端口還集成1個根集線器,硬件結構如圖1所示。

        2 Linux USB主機端驅動

        Linux在1999年就在其核心內嵌入了USB驅動程序。理解Linux的USB主機端驅動結構和原理,對在Linux系統上開發USB設備端驅動程序,以及進一步理解USB協議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下面基于內核版本2.6.19.2分析Linux USB的主機端驅動。

        Linux USB主機端驅動主要分為:主機控制器驅動、USB核心驅動和USB設備端驅動3個部分,它們之間的層次關系如圖2所示。

        在Linux內核中關于USB的代碼主要由2個部分構成:板級支持代碼和USB驅動代碼。其中板極支持代碼主要分布在與處理器有關的目錄里,如:/arch/arm/mach-at91rm9200目錄。USB驅動代碼主要集中在/drivers/usb目錄里,主要包括USB核心驅動,主機控制器驅動,從機端驅動,各類設備端驅動程序。其中在Atmel的板極支持代碼/arch/arm/mach-at91rm9200/devices.c中包括USB主機端和從機端資源的數據結構at91_usbh_re-sources,at91_udc_resources,平臺設備數據結構at91rm9200_usbh_device,at91rm9200_udc_device,以及設備注冊函數at91_add_device_usbh(),at91_add_device_udc(),這2個函數在板極初始化函數中被調用,向內核添加USB主機設備和從機設備。USB驅動的核心代碼是在/drivers/usb/core目錄里,主要的作用是管理設備端驅動程序、控制協議命令集、管理數據傳輸、配置和管理USB設備、管理主機控制器。USB核心啟動代碼在目錄/drivers/usb/core/usb.c中,具體的步驟如圖3所示。

        USB核心啟動以后的結果是:注冊1條總線“usb”,1個文件系統“usbfs”,創建2個設備類“usb_host”,“usb_device”,創建了許多的字符設備節點,分別是主設備號為180,從設備號是0~255,主設備號為189,從設備號為0~64128,注冊3個驅動程序:“usbfs”,“hub”,“usb”。創建一個內核線程“khubd”,PID=40,一旦有USB設備接入,這個內核線程就能捕捉到,并調用相應的驅動探測函數。這些內容在系統啟動以后根文件系統的/sys或/proc相關目錄下可以找到。Linux USB主機端驅動涉及的主要數據結構有:

        usb_driver:USB接口驅動程序結構體;

        usb_device_driver:USB設備驅動程序結構體;

        usb_bus:USB總線結構體;

        usb_device:USB設備結構體;

        urb:USB請求結構體。

        在每個USB設備驅動程序里都有1個設備表usb_device_id,用來保存此設備驅動程序所支持的USB設備,如U盤驅動程序的ID表名為usb_storage_ids,如果有些USB設備的驅動Linux內核并不支持,就可以把這些USB設備的數據(包括設備供應商編號、產品編號、供應商名稱、產品名稱、USB協議、初始化函數、標記等,這些信息的獲取不依賴于特定的設備驅動程序,設備接入后可以從根文件系統的目錄/proc中查看到)添加到相關設備驅動程序的usb_device_ids中去,如U盤的驅動程序設備表id_storage_ids在內核頭文件/drivers/usb/storage/unusual_devs.h中。每當有USB設備接入系統,USB內核的執行步驟如圖4所示:

        在device-add()函數中內核將該USB設備添加到USB總線上,并調用USB總線的匹配函數usb_device_match()尋找這個設備的驅動程序,最終將該設備與匹配的驅動程序綁定。

        3 U盤設備驅動示例

        U盤是USB存儲器的通稱,在內核中被定義為USBMass Storage,除了默認配置以外,要在Linux中使用U盤還必須完成以下步驟:

        (1)SCSl支持

        U盤屬于海量存儲設備,Linux將它定義為SCSI塊設備,所以必須要配置這個選項。內核配置選項如下:

        (2)Windows文件系統支持

        U盤可能大都是Windows下的文件格式,所以這里有必要選上對Windows下文件格式和語言的支持。內核配置選項如下:

        (3)USB驅動支持

        USB驅動主要包括對USB主機端的支持、USB文件系統、OHCI協議、USB Mass Storage的支持。內核配置選項如下:

        (4)在/dev目錄下新建sda設備節點

        為了能夠順利地訪問USB設備,必須在/dev目錄下建立相應的設備節點。由于U盤被定義為塊設備,所以必須建立SCSI塊設備節點,命令如下:

        mknod-m 600 sda*b8*

        這里的“*”根據不同的系統而不同。假如有很多的SCSI設備則需要建立許多的sda*設備節點,至于U盤具體是哪一個設備節點,則需要根據fdisk命令來查詢。

        (5)安裝U盤

        將U盤插入后,首先我們可以通過fdisk-1命令看到U盤的信息(包括該U盤是第幾個SCSI塊設備節點,容量是多少等等),然后通過命令mount-t vfat/dev/sda*/mnt/usb(前提是已經在/mnt目錄下建立了usb目錄,并且U盤的格式為Windows下的vfat)安裝U盤到指定的目錄下。這里的“*”由fdisk命令顯示的內容來定。

        (6)運行結果

        先將U盤插入主機端接口,再啟動系統,就會打印出以下相關的信息:

        根文件系統啟動以后,可以通過cat命令顯示該U盤的相關信息,如:/cat/proc/bus/usb/devices。

        4 結語

        隨著USB接口越來越廣泛的應用,USB-IF在2000年推出了USB 2.0規范。USB 2.0規范在兼容USB 1.X規范的基礎上支持480 Mb/s的高速數據傳輸。同時隨著Linux內核的不斷擴充,內核將支持越來越多的USB設備和USB主機控制器,這對于USB的普及和應用有很重要的意義。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關鍵詞: USB Linux 接口 設備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前县| 古田县| 汾阳市| 顺平县| 文昌市| 忻城县| 怀远县| 中阳县| 益阳市| 呼伦贝尔市| 长垣县| 湟源县| 平度市| 靖西县| 夏河县| 任丘市| 东乌珠穆沁旗| 平遥县| 乌拉特中旗| 信丰县| 宜丰县| 梁山县| 汝南县| 宁都县| 卢湾区| 溧阳市| 石林| 新宾| 什邡市| 鲁山县| 通榆县| 屏东县| 炉霍县| 海盐县| 泽普县| 微山县| 江津市| 绥化市| 修武县| 永昌县|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