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IPV6的嵌入式視頻監控系統

        基于IPV6的嵌入式視頻監控系統

        作者: 時間:2009-08-21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目前,已成為國內外應用的主流,但是在 IPv4平臺下存在地址不足、不能合理分配帶寬、安全性能及移動性能差等諸多問題,而新一代 IPv6協議不僅能很好的解決以上問題,而且還具有可以提高傳輸速度和傳輸質量等多方而的優點。如何使視頻與 IPv6技術相結合是當前監控系統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1 視頻監控系統總體設計
        2 1系統結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2381.htm

        系統總體結構如圖 1所示。攝像頭和視頻服務器組合在一起稱為視頻服務端或網絡攝像機,每個視頻服務端分配一個獨立 IPv6后通過雙絞線接入網絡,客戶端通過 IP網絡直接訪問和控制視頻服務端。攝像頭和麥克風將采集的模擬音視頻信號送入內部 Linux操作系統的視頻服務器,并通過雙絞線接入網絡。模擬信號被送入編碼器編碼成 MPEG-4的視頻流和 ADPCM的音頻流,從編碼器出來的音視頻流再被分為兩路,一路送入本地的視頻監視器,另一路通過網絡發送到客戶端。客戶端把服務器端傳來音視頻數據分為兩路,一路進行客戶端存儲,另一路啟動 irectShow流水線,將視頻信號和音頻信號分離,分別送入各自的解碼器(視頻信號采用 MPEG-4解碼器解碼)。最后,解碼后的音視頻信號被送入對應的設備進行實時預覽。

        1.2系統設計思路
        系統工作需要硬件和軟件協調土作共同實現。攝像頭采集視頻、麥克風采集音頻,由服務器端采集卡完成音視頻的采集和壓縮,通過調用驅動程序讀取采集和壓縮后的音視頻數據到緩存。緩存區中的音視頻數據發送傳輸都由服務器端軟件實現。
        服務器端軟件讀出緩沖區的數據,啟動發送模塊,發送時采用 RTP協議打包,模塊讀取緩沖區中的視頻流是以一幀為最小單位,由于按一幀打包時數據長度比較大小適合在網絡中傳輸,所以需要在打包前將幀分割成幾段以適合網絡傳輸。按照 RTP協議打包好的數據,通過 UDP傳輸到客戶端,如果是單用戶采用單播,如果是多用戶則采用多播。
        客戶端采用 B/S模式接收服務器發送的音視頻流,并解碼播放。 B/S模式下,播放視頻在 IE中實現,具體的實現需要 ActiveX控件支持,由控件嵌入到 WEB中實現,這樣客戶端只需要通過瀏覽器就可以觀看現場視頻。服務器采集音視頻流并壓縮,通過網絡發送到客戶端,客戶端解碼還原出清晰的圖像是視頻監控的基本功能。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松潘县| 柏乡县| 台山市| 郯城县| 新营市| 阜阳市| 麻栗坡县| 龙口市| 永川市| 凤山市| 同心县| 镇宁| 道真| 天柱县| 海南省| 和平区| 印江| 皋兰县| 边坝县| 石阡县| 双桥区| 栾川县| 土默特右旗| 嘉善县| 隆尧县| 忻城县| 隆化县| 江门市| 朝阳市| 略阳县| 桐乡市| 南江县| 开鲁县| 全州县| 永善县| 呈贡县| 荃湾区| 曲沃县| 淮阳县|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