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統開源軟件的回顧和展望
這里再舉個一個例子,目前已經交由Linux基金會維護的英特爾Moblin社區非常活躍。Moblin是專門針對MID的操作系統,最新推出的2.0版本有下面的特點和變化:
第一,電源管理部分針對MID和Notebook做了優化,使電池續航能力得到延長。網絡功能作了進一步擴展,針對MID、Notebook和車載移動設備所需的網絡連通性能進行了擴展,考慮到能夠支持最新的3G技術。
第二,應用程序框架重新設計。Moblin 2.0核心模塊放棄了前一版本所使用的Hildon應用程序框架,主屏幕設計和應用程序圖形界面設計有了更大的靈活性,可以以Flash AIR平臺為基礎設計用戶界面,也可以直接以HT-ML文件作為操作系統主屏幕或者應用程序圖形界面,也可以采用GTK/Clutter這個支持2D/3D動畫的UI庫來設計應用程序的圖形界面。
第三,2.0版本開發工具更加便利。創建MID和Notebook等多種平臺上的Moblin影像的工具MIC,能夠在USB驅動器、光盤等設備中創建帶有平臺特定的、完整的目標文件系統的影像。Moblin 2.0的架構如圖1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2284.htm
英特爾作為一家芯片公司,花了這樣大的力量和金錢投資開放軟件平臺,為了什么呢,就是為了在未來移動互聯網世界里掌握更多話語權,因為Wintel架構將不再是這個世界唯一的計算平臺了。
3 中國嵌入式系統企業應融入開源文化
國際性的嵌入式系統企業對于開源的重視和貢獻越來越大,例如,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就把嵌入式Linux作為芯片基本OS重點支持和研發,在北京也成立專門的研發團隊。包括飛思卡爾、MIPS、瑞薩、博通、ADI和英特爾這些嵌入式半導體公司,以及Montavista軟件、思科通信設備公司,他們對Linux內核的貢獻是很大的。
聯想到國內的情況:一方面以嵌入式Linux為龍頭的嵌入式教育和培訓熱火朝天,學員熱情很高,說明企業有需求;另一方面,放眼國內,專業的嵌入式Linux公司越來越少。在2000年初還有幾家,如靈思、藍點,現在除了中科紅旗還有定制性的嵌入式Linux產品服務外,幾乎沒有一家專業的嵌入式Linux軟件公司。再有,國內大型的嵌入式設備商們都有相當數量的Linux研發團隊,但是縱觀國際開源項目,幾乎沒有他們的身影,甚至連國人的身影都很少。來自Linux社區的信息顯示,2.6.13開始華人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Kernel開發中來,從2.6.13的10人增加到2.6.27的63人,從2.6.13的108個來自華人的patch增加到2.6.28的650個patch。但是總的情況看,華人對Kernel的貢獻所占比例還比較小(6%~8%),外企華人的貢獻占了多數,本土企業的比重比較小。這不禁讓人們想起若干年前,國際Linux社區對于國內某些Linux公司只索取沒有奉獻的開源之路的指責。如果中國大型嵌入式系統企業不能像歐美日企業那樣追隨Linux開源文化的精神,我們的嵌入式系統開源之路還將會非常漫長。
4 理解嵌入式系統對開源軟件多樣性需求
嵌入式系統多學科交叉的特點,決定了嵌入式系統對于嵌入式軟件的認識和使用上的多元化現象。比如計算機專業的人員偏好開源的嵌入式Linux OS,電子和自動化專業更加偏于RTOS,比如μC/OS-II(開源,商業使用收費模式)和VxWorks(傳統的商業嵌入式操作系統)。開源技術和思想對于嵌入式系統中非計算機科學學科的集成電路設計中的SoC技術已經產生重要影響。目前多數嵌入式系統半導體公司使用Linux作為基礎的O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