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TMS320F2812DSP的測頻方法及數字頻率計的方案設計

        基于TMS320F2812DSP的測頻方法及數字頻率計的方案設計

        作者: 時間:2010-07-05 來源:網絡 收藏
          3 誤差分析及測試結果
          3.1 量化誤差
          設被測信號的為Fx,其真實值為Fxe,標準為Fs,在一次測量中,預置閘門時間為T′,Tpr為實際閘門時間,被測信號計數值為Nx,標準信號計數值為Ns。
          Fx計數的起停時間是由該信號的上升沿觸發的,在T′時間內對Fx的計數Nx無誤差,對Fs的計數Ns假設相差N個脈沖,即|△et|≤n。
          由于Fx/Nx=Fs/Ns,Fxe/Nx=Fs/(Ns+△et),根據相對誤差公式有:
          因此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①相對測量誤差與被測信號的頻率無關。
          ②增大T′或者提高Fs,可以增大Ns,減少測量誤差,提高測量精度。本設計方案中,預置閘門時間限定了最低的測量精度。
          ③誤差分析中的n,主要由硬件切斷T1PWM所需要的時間決定,為一個小整型常數。若預置閘門時間Tpr=O.012 8 s,則
          即使n取不為l的小整型常數,仍可以使得精度維持在十萬分之一以內,并且可以隨著預置閘門時間的適當延長,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3.2 測量的原理誤差和標準頻率誤差
          本測量原理類似多周期同步測量原理,主要的原理誤差來自測量即將結束時,由D觸發器產生低電平跳變來切斷T1PWM,從而使其產生由CAPl和CAP3同時捕獲上升沿的跳變。這段時間主要是由D觸發器的反應時間決定。在測量過程中,針對這部分誤差,可以通過適當增加預置閘門的時間來克服,同時考慮到DSP 內部高速的時鐘頻率,這并不會明顯地增加測量耗時,但卻達到了弱化此誤差的影響、增加測量精度的目的。
          標準頻率誤差為△Fs/Fs。因為晶體的穩定度很高,標準頻率誤差可以進行校準,并且已將DSP內部的高速時鐘頻率進行了適當的分頻,所以相對于量化誤差,校準后的標準頻率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3.3 測試結果
          用函數信號發生器(型號為Tektronix AFG3010;精度為O.000 1%)產生方波信號,用設計的頻率計測出頻率,求出誤差。本測頻系統的測量精度可達到O.01%。根據誤差分析可知,系統的最大誤差發生在預置閘門時間正好填充了整數個被測信號時,即頻率為78.125 Hz或者其整數倍時,所以選擇這些點進行測試。實際的測試數據如表1所列。
          4 結論
          本文著重分析了頻率計的設計方案、硬件組成,以及采用Modbus協議實現上位機與下位機通信的軟件設計。特點有:
          ①在頻率測量原理方面,由于采用了多周期測量原理,消除了對被測信號計數時產生的±1個計數誤差,其精度僅與閘門時間和標準頻率有關,克服了傳統的測頻法或測周法的不足,實現了寬量程、高精度的頻率測量。同時由于預置閘門時間的存在,保證了當被測頻率在各頻段之間來回切換時,系統反應靈敏,跟隨性能好。
          ②在系統的總體設計方面,充分利用了F2812 DSP的內部資源,即使用事件管理器中的定時器、捕獲單元完成頻率的測量;使用PWM的輸出實現自檢電路的設計;使用串口通信模塊完成上位機和下位機的通信。在測量結果的顯示方面利用RS232,通信協議采用Modbus協議,實現下位機和上位機的通信,將測量結果在上位機中顯示出來。
          本文只探討了如何對單路信號進行頻率測量,而對于多路信號,可先使其經過一個與門,通過軟件判斷哪一路信號,然后再運用本設計進行測量。針對這種情況所產生的誤差問題還需作進一步的探討,本文只給出初步的探索。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贺兰县| 西城区| 太谷县| 垣曲县| 阳江市| 永济市| 平湖市| 监利县| 雅江县| 武安市| 溧水县| 邵阳市| 内乡县| 黑水县| 类乌齐县| 信丰县| 濉溪县| 克山县| 普陀区| 西城区| 隆安县| 木兰县| 新绛县| 苍溪县| 建德市| 原阳县| 天水市| 绥宁县| 赤峰市| 荆门市| 扎囊县| 乌拉特后旗| 靖宇县| 海丰县| 观塘区| 依兰县| 哈尔滨市| 安仁县| 巩义市|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