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嵌入式系統底層軟件結構模型建構與協同性分析

        嵌入式系統底層軟件結構模型建構與協同性分析

        作者: 時間:2010-12-07 來源:網絡 收藏

        2.3 μCLinux 內核的加載

        系統采用μCLinux 自帶的引導程序加載內核,用自舉模式和內核啟動模式相互切換;同時,切換到內核啟動模式,自動安全地啟動系統。針對7TDMI 的無MMU 特性,采用修改后的μCLinux 內核引導程序加載操作系統和初始化環境,解決內核加載的地址重映射問題和操作系統的內存管理問題。

        2.4 WinCE 系統下BootLoader

        完成定制WinCE 的加載主要工作是編寫啟動加載程序bootloader 和板級支持包BSP。Bootloader 涉及到基本的硬件操作,如CPU 的結構、指令等,同時涉及以太網下載協議TFTP 和映像文件格式。Bootloader支持命令輸入的方式,不用人工干預加載WinCE,其主控部分通過串口來接收用戶的命令。

        2.5 系統板級支持包BSP

        由于硬件環境、Bootloader 映射范圍以及二次開發等原因,系統啟動加載程序Bootloader 不能把經過裁剪的OS 直接引導進入硬件環境,需要建立BSP 文件,如VxWorks 的BSP 和Linux 的BSP 相對于某一CPU 來說盡管實現的功能一樣,寫法和接口定義可以完全不同。BSP 的結構與內容差異性較大,依據不同的系統和應用環境,應設計建立合理、穩定的BSP 內核。

        2.6 交叉融合

        在分析過程、任務劃分以及系統協同性的基礎上,對系統底層軟件設計應考慮Bootloader、BSP、接口以及應用程序交叉與融合。應用 BSP 組成靈活性,設計充分考慮軟硬件協同。接口驅動程序,如網絡驅動、串口驅動和系統下載調試、部分應用程序可添加到BSP 中,從系統結構的角度是,簡化軟件層次和硬件尤其是存貯體系結構,當操作系統運行于硬件相對固定的系統,BSP 也相對固定,不需要做任何改動,建立獨立的應用程序包。如果BSP 中的應用程序不斷升級,將對系統穩定性造成影響。

        圖 4 表征了嵌入式系統三個軟件環節的結構變化,Bootloader、BSP、接口驅動程序以及部分應用程序將產生融合與交叉。對于一次開發功能強大的嵌入式系統,應充分利用嵌入式處理器供應商提供的Bootloader,使建立BSP 的過程變得相對容易。

        軟件交叉與融合示意圖
         軟件交叉與融合示意圖
        圖 4. 軟件交叉與融合示意圖

        3.結束語

        通過對嵌入式系統結構與協同性探討,分析了嵌入式系統的特點和協同性。應用結構協同思路與流程,建立一個結構良好與嵌入式核心硬件層密切相關的 Bootloader 和BSP,對順利植入裁剪良好的OS、簡化軟件結構以及保護硬件平臺知識產權都有重要意義。嵌入式處理器種類多,系統結構不盡相同,Bootloader 和BSP 的內容隨之會產生差異,應充分考慮系統協同問題,避免傳統的多次設計、反復實驗的方式,為實際應用提供有益幫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1283.htm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AR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卢龙县| 怀安县| 银川市| 阿克| 黄龙县| 石渠县| 分宜县| 贵阳市| 三都| 井陉县| 蒙山县| 马关县| 伊宁县| 静安区| 商水县| 井陉县| 洛南县| 富顺县| 乐都县| 习水县| 获嘉县| 四平市| 历史| 雷山县| 光泽县| 望都县| 子长县| 清水河县| 家居| 定陶县| 吉木萨尔县| 大悟县| 浪卡子县| 应城市| 天等县| 赤峰市| 金湖县| 廉江市| 太保市| 开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