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統定義探討
2.2 技術發展方向不同
嵌入式系統顧名思義,是要嵌入到對象體系中,與對象系統有機地結合,實現的是對對象系統的智能化控制。它有著與計算機完全不同的技術要求、技術發展方向。
嵌入式系統從形式上,要求該系統智能化、超小型;從功能上,要求功能可靠、功耗低、經濟實惠;從應用的范圍上,要面向市場、面向用戶、面向對象、面向產品;從技術上,要求提高對對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與對象密切相關的嵌入性能和控制的可靠性。
計算機系統從形式上,是要看得見、摸得著,不需要嵌入到別的器件內;從功能上,要求多處理功能;從技術上,要求的是高速海量的數值計算、總線速度的無限提升、存儲容量的不斷擴大。
所以我們說:嵌入式系統與計算機系統,技術要求、技術發展方向根本不同,不應定義為“專用計算機系統”。如果定義為“專用計算機系統”,就等于嵌入式系統的發展,要沿著計算機技術要求的發展道路走,這就等于束縛了嵌入式系統健康開放式的獨立發展之路。
2.3 體系結構不同
嵌入式系統一般由嵌入式微處理器、外圍硬件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用戶應用程序4個部分組成,用于實現對其他設備的控制、監視和管理等功能。
嵌入式系統的經典體系結構有3個層次的軟硬件,有4個通道接口,它的通道接口是為了嵌入到對象體系去,和對象體系產生4個界面。它的核心是嵌入式微處理器,這個處理器不是通用的計算機處理器。也就是說,二者采用的處理器是截然不同的。嵌入式外圍功能擴展之后,形成了微控制器,其對象接口技術擴展,產生4個接口,形成了SoC整個片上結構,4個中斷。其軟件分為:指令系統、驅動軟件、操作系統3部分。
我們從嵌入式系統體系結構看出:
① 二者的處理器不同。計算機是通用的處理器,嵌入式系統是面向特定應用的微處理器,它具有低功耗、體積小、集成度高等特點,有利于整個系統設計趨于小型化。
② 計算機是標準總線和外設,嵌入式總線和外部接口都集成在處理器內;計算機軟硬件相對獨立,嵌入式系統則是將軟硬件緊密集成在一起,結構更緊湊;計算機系統偏重多功能處理設置,嵌入式系統重在對對象的控制能力設置。
所以說,嵌入式體系結構與計算機的體系結構是不同的。嵌入式系統體系結構是控制性的體系結構,不是計算機系統的處理型體系結構。結構不同,則性質全非,所以,嵌入式系統不能定義為“專用計算機系統”。
2.4 功能特點各異
① 嵌入式系統具有嵌入性、控制性,軟硬件可根據對象需要來設置。計算機系統則不是這樣。
② 嵌入式系統功能專一,即軟硬件專門為某一特定應用系統而設計;計算機系統則是多功能處理。
③ 嵌入式系統結構緊湊:嵌入式系統中的軟件一般不像計算機存儲于磁盤等載體中,而都固化在存儲器芯片或單片系統的存儲器之中,這樣使其結構特別緊湊,從而達到小體積、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計算機結構要求可大可小,大到臺式,小到筆記本、手提電腦等;計算機的CPU要求嚴格,相比嵌入式系統的微處理器,一般價格昂貴,達不到嵌入式系統那樣低成本、低功耗。嵌入式系統通常使用閃存(Flash Memory)等作為存儲介質,以提高速度、減小體積、降低功耗。而計算機通常使用磁盤這類具有大容量但速度較慢的存儲介質。
④ 嵌入式系統智能靈活及實時性:就是要對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反應,同時必須實時地給出計算的結果并進行實時控制,計算機在智能靈活性方面則比不上。
⑤ 嵌入式系統可靠性高,因為軟件是固化的。例如,它無病毒侵害。計算機則不然,常常受病毒的攻擊。所以嵌入式系統常常應用在人身設備安全、國家機密等重大事務上。
⑥ 計算機行業一般受技術壟斷,例如計算機操作系統方面微軟占居壟斷地位。但嵌入式系統領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它是一個分散的,充滿競爭、機遇與創新的領域,沒有誰的操作系統和處理器能夠壟斷市場。
總而言之,嵌入式系統與計算機系統功能特點各異,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