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FPGA器件的在線配置方法
引 言
??在當今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產品是否便于現場升級,是否便于靈活使用成為產品能否進入市場的關鍵因素。在這種背景下,Altera公司的基于SRAM LUT結構的FPGA器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雖然這些器件應用廣泛,但由于其內部采用SRAM工藝,它的配置數據存儲在SRAM中。由于SRAM的易失性,每次系統上電時,必須重新配置數據,即ICR(In-Circuit Reconfigurability),只有在數據配置正確的情況下系統才能正常工作。在線配置方式一般有兩類:一是通過下載電纜由計算機直接對其進行配置,二是通過配置芯片對其進行配置。通過PC機對FPGA進行在系統重配置,雖然在調試時非常方便,但在應用現場是很不現實的。上電后,自動加載配置對FPGA應用來說是必需的。Altera公司提供的配置芯片有一次可編程型和可擦除編程型兩種:一次可編程型芯片只能寫入一次,不適合開發階段反復調試、修改及產品的方便升級;可擦除編程型價格昂貴,且容量有限,對容量較大的可編程邏輯器件,需要多片配置芯片組成菊花鏈形進行配置,增加系統設計的難度。
為了降低成本,目前在開發階段多用可擦除型配置芯片;最終產品用不可擦寫的配置芯片,但一次簡單的代碼更換就需要更換一次器件,這在產品升級時很不實用。至今還沒有低成本的配置芯片出現,而我們采用的這套配置方案充分考慮了在FPGA實際使用中,對設計的保密性和設計的可升級的要求,不但可以實現代替價格昂貴的不可擦寫和可擦寫配置芯片,而且可以實現多任務電路結構重配置。該方案有PC機控制程序、單片機和外部串行存儲器組成,只要通過替換外部串行存儲器,就可實現對不同容量的多種配置芯片的代替。PC機是用來將配置數據寫入存儲器的,在寫好數據后該配置系統不再需要PC機的控制,在單片機的控制下實現ICR或多任務電路結構重配置。多任務電路結構重配置即將多個配置文件分區存儲到外部存儲器中,然后由單片機接收不同的命令,以選擇讀取不同存儲器區的數據下載到FPGA器件,實現在線配置成多種不同的工作模式。
1 FPGA器件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文件
Altera公司生產的具有ICR功能的FPGA器件有FLEX6000、FLEX10K、APEX和ACEX等系列。它們的配置方式可分為PS(被動串行)、PPS(被動并行同步)、PPA(被動并行異步)、PSA(被動串行異步)和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等五種方式。這五種方式都能適用于單片機配置。PS方式因電路簡單,對配置時鐘的要求相對較低,而被廣泛應用。我們的配置方案也采用PS配置方式來實現ICR功能,圖1是PS配置方式的時序圖。
被動串行工作過程:當nconfig產生下降沿脈沖時啟動配置過程,在dclk上升沿,將數據移入目標芯片。在配置過程中,系統需要實時監測,一旦出現錯誤,nSTATUS將被拉低,系統識別到這個信號后,立即重新啟動配置過程。配置數據全部正確地移入目標芯片內部后,CONF_DONE信號跳變為高,此后,DCLK必須提供幾個周期的時鐘(具體周期數與DCLK的頻率有關),確保目標芯片被正確初始化,進入用戶工作模式。
Altera的MAX+PLUS II或Quartus II開發工具可以生成多種配置或編譯文件,用于不同配置方法的配置系統,而對于不同系列的目標器件配置數據的大小也不同,配置文件的大小一般有.rbf文件決定。.rbf文件即二進制文件。該文件包括所有的配置數據,一個字節的 .rbf文件有8位配置數據,每一字節在配置時最低位最先被裝載。微處理器可以讀取這個二進制文件,并把它裝載到目標器件中。Altera提供的軟件工具不自動生成 .rbf文件,須按照下面的步驟生成:① 在MAX+PLUS II編譯狀態,選擇文件菜單的變換SRAM目標文件命令; ② 在變換SRAM目標文件對話框,指定要轉換的文件并且選擇輸出文件格式為 .rbf(Sequential),然后確定。
2 配置電路結構和原理
2.1 串行通信的電路結構和原理
PC機與單片機的接口如圖2所示。AT89C2051單片機通過串行口直接接收PC機傳送來的串行數據,然后把接收到的數據存入數據存儲器。由于PC機的串行口都是RS-232C標準的接口,所以,其輸入輸出在電平上和采用TTL電平的AT89C2051在接口時會產生電平不同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PC機和單片機的串行通信電路中加入了MAX232芯片,以實現TTL電平和RS-232C接口電平之間的轉換。這樣PC機和AT89C2051單片機進行串行通信時就可以順利進行了。除了電路結構之外,要實現PC機和AT89C2051之間的通信,還需要有合適的通信軟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