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系統PDIUSBD12的USB設計應用
3 驅動程序開發
由于現代操作系統對內存、端口等資源均采取了保護措施。一般的應用程序不能夠直接訪問硬件,必須通過設備的驅動程序。設備驅動程序直接和硬件打交道的,并且運行于操作系統核心態,它像操作系統內核一樣具有最高的運行權限,所以它可以直接訪問硬件。
USB設備必須使用WDM(Win32 Driver Model)驅動程序模型,它是Microsoft公司定義的WIN32驅動程序模型。WDM是操作系統發展到現在的一種新型驅動程序模型,現在已經成為Windows操作系統驅動程序的主流。
在Windows系統下,和應用程序打交道主要有五層模型:硬件層、硬件抽象層、驅動程序、IO管理層和用戶運用程序。從用戶應用程序發出的請求一層一層地往下發送。USB的驅動程序還分為客戶驅動程序、根集線器驅動程序和總線驅動程序。用戶主要開發客戶驅動程序即可,蓁其余更底層的操作系統已經為用戶準備好。客戶驅動程序由一系列的例程(也即一般程序的函數)組成,它沒有main()函數入口點。因此,USB設備和驅動程序打交道必須由操作系統的IO管理層參與,它使用了一種全局量叫作IO請求包即IRP。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1)開始時用戶應用程序向驅動程序發出請求(Windows API函數),并將相關的數據打包成IRP,IO管理器捕獲這個IRP包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2)IO管理器向客戶驅動程序發送IRP請求包,請求客戶驅動程序進行相應的處理。
(3)客戶驅動程序處理完接收到的IRP,設好相關環境后將之傳給更底層的驅動程序,最后由總線驅動程序完成對硬件的操作,并將結果返回。
用戶要做的事就是開發客戶驅動程序。本課題用的是基于WIN2000 DDK的DriverWorks驅動程序開發工具,同時還要VC++6.0編譯環境。這種工具可生成驅動程序框架,用戶進行修改并加入自己要實現的功能即可,大大縮短了開發的時間。
4 用戶應用程序
應用程序是實現硬件功能的全部體現。但應用程序不能直接訪問USB設備,它必須先與驅動程序通信,通過驅動程序來訪問USB設備。它的工作是向硬件發送數據或命令,這些數據和命令由驅動程序經過層層處理,最后發送到硬件實現相關的動作。應用程序與驅動程序打交道主要是通過操作系統的API函數。
其工作原理如下:
(1)應用程序通過調用CreateFile API函數取得USB設備的句柄。該符號鏈接包含一個全域惟一標識符(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GUID)。GUID是一個128位的號碼,Windows用來惟一識別一個設備對象。
(2)通過這個句柄,應用程序通過調用ReadFile和WriteFile API函數來讀寫USB設備,將數據返回到用戶緩沖區。
(3)通過這個句柄,應用程序通過調用DeviceIoControl API函數來向USB設備發出控制命令,以實現特定的要求,這個函數還可能有相應的數據傳輸。
(4)應用程序處理從USB設備接收到的數據,如果出錯,將給出相應的警告,如果成功,處理完后關閉設備的句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