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FPGA的可變長度移位寄存器優化設計

        基于FPGA的可變長度移位寄存器優化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7-24 來源:網絡 收藏
        2.1.2 應用示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0431.htm

          利用Spartan-3系列芯片的一個CLB(相當于8個基本邏輯單元)就可以構成N=128的,如圖5所示。作為對比,如果不調整芯片類型與結構類型的搭配,比如直接采用Altera Cyclone II芯片,按結構A實現N=128的,則需消耗169個基本邏輯單元(由Quartus II編譯)。

          

        利用Spartan-3系列芯片的一個CLB就可以構成N

          2.2 移位寄存器結構

          通過移位寄存器結構,采用片內RAM來實現移位寄存器,利用片內RAM速度快、數量大的優點,直接減少基本邏輯單元的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

          2.2.1 實現原理

          片內RAM常見有兩種,一種是分布式RAM(Distributed RAM),如Xilinx Spartan-3的LUT,每個LUT都可作為16位的RAM使用;另一種是嵌入式塊RAM(Block RAM),如Xilinx Spartan-3的18KB塊RAM、Altera Cyclone II的4KB塊RAM(M4K)。結構A與結構B中,各級都需要對本級節點的信號流向進行控制,這種形式限制了FPGA嵌入式塊RAM的使用。為此,了結構C——梯級組合型,如圖6所示,這種結構非常利于采用片內RAM來實現移位寄存器。

          

        梯級組合型

          分析結構C,梯級組合型有兩個要素:一是2:1多路復用器,每個都有單獨的控制位,共n個,而且n〈〈N,二者呈指數關系;二是不同的移位寄存器組成的梯級,初級(第0級)由20=1個觸發器組成,第1級由21=2個觸發器鏈接組成,第2級由22=4個觸發器鏈接組成,……,第N級由2N個觸發器鏈接組成。在梯級組合型的結構中,不需要對每個觸發器的輸入輸出都控制,只需通過控制位BI對各個梯級的輸入輸出控制就可以實現分辨率為1的長度連續變化,寄存器的長度N=BN×2N+…+B2×22+B1×21+B0×20.

          例如,對于最大N=255(控制字為8位)且采用結構C的長度移位寄存器,要實現長度為5的移位寄存器,只需設置控制字為00000101B即可;要實現長度為255的移位寄存器,只需設置控制字為1111111B即可。由于同一個梯級里,除頭尾兩級外,其他各級不再有信號流向控制,且各梯級觸發器鏈的長度為2n,可以方便地利用FPGA嵌入式塊RAM和廠商提供的經過的宏功能模塊來實現長度較大的梯級,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

          2.2.2 應用示例

          以Altera Cyclone II[3]的M4K為例,每個M4K塊RAM有4 608個存儲位(其中包括512個奇偶位),操作頻率高達250MHz,M4K工作于移位寄存器模式時的結構如圖7所示,數據寬度(w)、每段長度(m)、抽頭數(n)的關系可方便地在廠商提供的RAM的移位寄存器宏模塊“altshift_taps”中設置。當w×m×n不大于4 608且w×m不大于36時,消耗一個M4K和少量基本邏輯單元;當不能滿足上述兩項中任意一項,開發工具會自動連接多個M4K.通過調整w、m、n的組合,M4K能以多種方式高效實現結構C的梯級。

          

        M4K工作于移位寄存器模式時的結構

          例如,構造一個1024位的梯級,可以設置w=1、m=256、n=4,占用13個LUT,8個寄存器,1個M4K;構造一個4 096位的梯級,可以設置w=1、m=256、n=16,依然只占用13個LUT,8個寄存器,1個M4K.為進一步提高M4K的利用率,可以設置w=32、m=128、n=1,只占用12個LUT,7個寄存器,1個M4K就能得到32個長度為128位的移位寄存器段,將這些寄存器段自行連接,用一個M4K能同時得到如下的梯級:128位、256位(2段串連)、512位(2段串連)、1024位(8段串連)、2048位(16段串連),最大限度地利用了M4K的RAM資源。

          作為對比,仍以Altera Cyclone II芯片為例,如果用基本邏輯單元的移位寄存器宏模塊“LPM_SHIFTREG”來實現1 024位的梯級和4096位的梯級,則分別需1 024(256×4)個LUT和4096(256×16)個LUT,資源開銷較大。可見,結構C非常利于實現可變長度較長的移位寄存器。

          可變長度移位寄存器是非常有用的邏輯結構。對高速數據采集系統觸發控制單元來說,應用優化后的可變長度移位寄存器可以提高其信噪比,改善其可靠性和靈活性。另外,采用可變長度移位寄存器可以減小死區時間,從而改善觸發控制單元重復觸發的性能。這些改善在本單位設備的實際應用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隆尧县| 长宁区| 弥渡县| 油尖旺区| 凤山县| 福州市| 晴隆县| 漠河县| 祁阳县| 海兴县| 泰安市| 仁化县| 建昌县| 乳山市| 万年县| 宁南县| 镇安县| 伊宁县| 莫力| 道孚县| 麟游县| 长沙县| 宿迁市| 石嘴山市| 克拉玛依市| 西贡区| 文成县| 延安市| 芜湖县| 凯里市| 孟连| 鲁山县| 达州市| 格尔木市| 岱山县| 江都市| 乐都县| 乌拉特后旗| 宜城市|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