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指紋識別的DSP實現方案

        指紋識別的DSP實現方案

        作者: 時間:2011-08-22 來源:網絡 收藏
        3.2 脊線頻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0311.htm

          指紋紋理除了具有穩定的方向性特征外,還具有穩定的頻率性特點。在指紋圖像的一個局部區域內,脊線和谷線的紋理走向平行,同時沿脊谷方向的灰度分布近似于正弦包絡。

          脊線頻率被定義為兩條脊線之間間距的倒數。通過定位該包絡中極大、極小值點,就能得到相應的脊線間距和谷線間距,進而計算出脊線頻率。

          3.3 GABOR濾波器

          GABOR變換由于具有最佳時域和頻域連接分辨率的特點,能夠同時對圖像局部結構的方向和空域頻率進行解析,可以很好地兼顧指紋圖像的脊線方向和脊線頻率信息。

          本系統中采用GABOR濾波器函數的實部作為模板,以與子塊紋線方向垂直的方向作為濾波器方向,以脊線頻率作為濾波器頻率來構建濾波器。濾波過程如下式所示:

          

          其中, 為原始圖像灰度, 是GABOR濾波后的圖像灰度,W為濾波器模板大小,S為模板系數和,為子塊的域方向值。需要注意的是GABOR濾波器中的 與指紋文理方向垂直。對 和的取值需要進行折衷,取值越大,則濾波器的抗噪性能越好,但也容易聲成假的脊線。這里取 和 。

          3.4 指紋匹配

          本系統中指紋匹配采用基于特征點集合匹配的校準算法,該算法多為簡單的比較邏輯和加減運算,不需要用到處理單元。

          4 系統處理流程

          整個系統的處理的過程分為四個步驟:

          ?⑴ 從圖像傳感器輸出的指紋圖像首先送到FPGA緩沖,同時運用設計好的預處理模塊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到各像素點的梯度值以及子塊中極大值點的坐標,所有這些數據連同原始數據以突發模式存入DDR SDRAM中;

         ?、?通過FPGA從DDR SDRAM中讀取所有相關數據,計算出脊線方向和脊線頻率,然后利用GABOR對原始數據進行濾波,處理后的圖像數據再通過FPGA存入DDR SDRAM中,因此在DDR SDRAM的輸入輸出端都需要進行緩沖;

         ?、?根據處理的指令要求,從DDR SDRAM中讀出濾波后的數據,由FPGA內部的比較邏輯提取出指紋圖像中每行(每列)中的極大值點,送到DSP進行進一步處理,完成指紋圖像脊線提取;

          ⑷ 由DSP完成匹配識別算法,并輸出處理結果。

          5 結論

          以上設計綜合考慮了各方面因素,兼顧了DSP處理器和FPGA協處理器的性能狀況和資源需求來分配任務,而且在數據采集的同時完成了指紋方向和頻率提取的部分運算,減少了內存操作的次數,采用的根據系統特點優化的基于GABOR的增強算法,提高了系統的實時性,滿足應用要求。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盘锦市| 乐至县| 汤阴县| 特克斯县| 伊春市| 乌拉特中旗| 垦利县| 兰溪市| 吉林市| 南召县| 会理县| 景东| 大田县| 无极县| 鸡西市| 治多县| 康马县| 石首市| 驻马店市| 二连浩特市| 吉林市| 凉城县| 深州市| 乌恰县| 酒泉市| 湘阴县| 阿鲁科尔沁旗| 海城市| 株洲县| 安达市| 板桥市| 新兴县| 洪泽县| 铜川市| 红桥区| 旌德县| 胶州市| 天全县| 镇沅| 昌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