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CAN總線在組合機床電控系統通信中的應用

        CAN總線在組合機床電控系統通信中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2-03-29 來源:網絡 收藏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廣泛的TI公司TMS320C2000X系列芯片中內嵌控制器的特點,介紹了電控設計與實現,并在其基礎上重點介紹了控制器以及PC機與接口的硬件設計和層協議軟件的設計思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9324.htm

        關鍵詞:電控;CAN;DSP;TMS320LF2407A

        引言

        現代裝備了大量的電子設備來滿足加工精度、加工速度等要求,如果采用常規的點到點方式,直接把12V/24V電源連到負載設備上(如電機、液壓泵等),用開關使電路閉合,勢必造成導線數量不斷增加,而有限的布線空間則在相對減少。此外,這些電控單元還要進行復雜的控制決策運算,包括從周邊設備收集信息,發出控制命令,再根據反饋的信息做下一步的決策等。這一過程需要不同的電控單元之間進行,彼此影響。這些是不能通過簡單的連接所能實現的。

        有多種信息傳輸手段可以實現不同的電控單元之間的,如常用的RS-232、RS-485和CAN。RS-232雖然廣泛,但是傳輸速率 較低,傳輸距離較短,抗干擾能力較差,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只適合點對點的連接方式;RS-485也是一個常用的通信規范,它可以實現半雙工的總線型的網絡,總線上允許連接多收發器,即具有多站能力;而CAN(控制器局域網)具有現場總線的特征,與RS-485相比,CAN的信號形式更適合于熱插拔,而且它的網絡層協議在滿足模塊間通信高實時性要求的同時,與定時觸發的TIP相比更適合不定時傳送信息的要求。CAN繼承了集散控制系統(DCS)的優點,可以更方便地構建模塊間通信網絡。

        本文介紹利用CAN總線,實現組合機床電控系統間通信的系統設計與應用,給出模塊控制器以及監控PC機的CAN總線接口的硬件設計,和應用層協議軟件的設計思路。

        系統的描述

        ● 系統的組成及網絡結構

        系統由監控主機、并聯組合機床電控的數據采集模塊和CAN總線組成。

        本文研究的組合機床采用了上述CAN總線接口的微處理器系統。該系統包括數據采集和加工過程控制兩部分,前者由掛接在CAN總線上的數據采集單元完成,主要是從總線上收集有關組合機床的運行數據(由組合機床上的控制單元提供),進行一些基本的數據處理和診斷,如有關傳感器、執行器是否失效,然后將有關數據和加工狀況存儲在擴展的EPROM中,在適當時刻將存儲的數據通過RS232總線上傳到監控主機(PC)進行分析。實際上可以直接把PC機掛接在CAN總線上。加工過程控制運行在PC機上,主要是處理由數據采集系統發送的數據,如動力頭轉速、進給量、切削深度等。這種分層處理的好處在于可以更好地利用PC數據處理能力以及已有的一些控制軟件資源,并且可以脫機處理。

        監控主機通過CAN總線從各模塊獲取現場控制數據,監控整個系統的工作狀態,控制各模塊的投入和退出,完成人機對話,響應近端和遠端的操作。

        各個組合機床電控單元間以及模塊與監控主機之間通過CAN連接通信,通信網絡拓撲結構采用總線式結構。

        這種結構的特點是多個節點共用一條傳輸線,結構簡單、成本低;采用無源抽頭連接,可靠性高。信息的傳輸采用CAN通信協議,線路利用率高。傳輸介質為雙絞線,如需進一步提高抗干擾能力,還可在控制器和傳輸介質之間加接光電隔離。

        ● 硬件介紹

        硬件包括TMS320LF2407A與CAN總線的接口、監控機與CAN的接口。

        由于LF2407A內嵌CAN控制器,因此它的CAN總線接口只需一個完成電平轉換和線路驅動的驅動器PCA82C250T。

        PCA82C250T是CAN協議控制器和物理總線的接口,對總線提供差動發送能力,對CAN控制器提供差動接收能力,完全符合“ISO11898”標準。在CAN總線的網絡終端,總線上需加一個120Ω的匹配電阻。

        監控機使用了工業控制用PC機,與CAN的接口用一塊CAN總線通信接口適配卡實現,適配卡插在PC機的擴展槽內。

        ● LF2407A的CAN控制器

        LF2407A的CAN控制器是一個16位的外設模塊,可以通過設置或讀取內部寄存器來訪問CAN控制器。LF2407A的CAN控制器由可編程位定時器和6個郵箱組成。郵箱方式是CAN控制器的特點,郵箱是一個48×16位的RAM空間,此空間分為6個郵箱,每個郵箱由郵箱標識寄存器、郵箱控制寄存器及4×16位的存儲空間組成,其中郵箱0和郵箱1是接收郵箱,郵箱4和郵箱5是發送郵箱,而郵箱2和郵箱3則可隨意配置成發送或接收郵箱。CPU以統一的內存編址來訪問這些郵箱寄存器。

        LF2407A的CAN控制器支持CAN2.0協議,有自動重發功能,支持數據幀和遠程幀,數據收發采用郵箱方式,可工作在標準模式和擴展模式,有可編程位定時器,可編程實現總線喚醒功能,可對中斷配置編程。TMS320LF2407A芯片的這些特點方便了系統功能的實現。

        CAN網絡發送周期

        該圖為在其他站處于等待狀態時,一次成功發送周期的時序圖,成功發送周期=傳輸時延+傳輸時間。

        由于CAN網絡的信息傳遞是基于ID優先權的競爭機制仲裁。當t時刻發生在A節點仲裁場結束之前,即有不少于兩個站同時發送時,需根據優先權的比較結果,決定發送站的成功發送周期時序。這里的“同時”可定義為,“當節點A發送信息時,另一個節點B在t時刻發送信息,若t時刻發生在A節點仲裁場結束之前,則稱A節點和B節點為同時發送信息”。在仲裁場結束之后,信息的成功發送周期由優先權的比較結果決定。此時,優先權高的占據總線,信息得以成功發送,優先權低的發送失敗,等待下一次發送。此時若A的優先權高于B的優先權,成功發送周期不變。否則,則成功發送節點為B節點,成功發送周期為B節點的發送時間加上兩節點同時發送進行優先權比較時A節點的仲裁場時間,即成功發送周期=傳輸時間+2×最大傳輸時延+仲裁場時間。若t時刻發送在A節點仲裁場結束之后,則B節點等待下一次發送,成功發送周期不變。

        CAN控制器的編程

        ● 包過濾功能的編程

        CAN結點對數據包的選擇接收是通過接收包過濾功能來實現的。在數據鏈路層LLC(邏輯鏈路控制)子層實現數據包過濾。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數據包才會被該節點接收,其他數據包在底層即被丟棄。因此只要在發送節點為數據包設置正確的標示符,即可將其發送到指定的一個或多個節點。利用CAN總線端口驗收碼AC,驗收屏蔽碼AM,報文標識符ID的關系,即可實現上述目的。設目的CAN端口驗收碼、驗收屏蔽碼分別為AC、AM,則源CAN端口報文標識符ID設置應滿足如下條件,(ID.10~ID.3)或(AC.7~AC.0))或(AM.7~AM.0)=11111111B。應用中可以靈活設置CAN節點的驗收碼和驗收屏蔽碼,達到點對點,一點對多點,以及多主機的工作方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渑池县| 佳木斯市| 高台县| 青海省| 长治县| 古丈县| 扎囊县| 嵊州市| 渝北区| 西乌| 五大连池市| 马关县| 海原县| 佳木斯市| 镇平县| 肇州县| 黎川县| 兰溪市| 淮滨县| 桃园县| 西贡区| 彰化市| 长沙县| 临沂市| 石狮市| 石楼县| 高陵县| 宜宾县| 信丰县| 靖州| 鄄城县| 花莲市| 汉川市| 台湾省| 滁州市| 孟州市| 广安市| 泸西县| 甘谷县|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