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引資第一單 將影響3G牌照和產業重組
——
7月5日,中國聯通發布公告稱:中國聯通與SK電訊簽署的10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的《認購協議》已獲通過,SK電訊已經于同日完成認購。這10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將于2009年到期。至此,中國電信運營業迄今為止最為深入具體的一次“中外合作”塵埃落定。
6月20日,中國聯通與SK電訊簽署《戰略聯盟框架協議》,SK電訊成為中國聯通CDMA業務若干合作領域唯一及排他性合作伙伴,最長期限是18個月。SK電訊將斥資10億美元,購入中國聯通可轉換債券,即SK電訊有權在未來3年內,將這部分債券轉換為約6.67%中國聯通紅籌股份,成為中國聯通紅籌的第二大股東。
這份醞釀了長達兩年之久的協議無論對于合作雙方,還是中國電信業來說,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以10億美元的代價“繞道”換取中國聯通約7%的股份,從中國聯通CDMA網絡開始建設時,就在邊緣試水的SK電訊終于有機會深入到中國電信市場的腹地。而對于中國聯通來說,除了獲得一筆可觀的資金之外,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中國聯通獲得了一個優化處理CDMA業務的絕佳機會,從而有望走出C、G兩網不能兼顧的困境,其在即將到來的3G市場中的命運開始逐漸清晰。
今年是中國加入WTO的第五年,按照電信業的入世承諾,從入世第四年開始,外資在基礎電信中的持股比例最高可以達到49%,而明年將是承諾表上中國電信行業全面開放的最終期限。但到目前為止,中國電信服務市場的大門一直是似開未開,外資運營商處于破門無術的尷尬境地。中國聯通與SK電訊在這個時候聯姻,更像是政府傳遞出的一個信號:中國電信服務行業開放的政策開始松動。
與沃達豐在2001年和2002年共出資33億美元收購中國移動3.27%股份相比,中國聯通與SK電訊的合作涉及金額只有10億美元,但在電信服務開放和3G的雙重因素作用下,這一事件無疑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中國聯通又當排頭兵
中國聯通一直以“先鋒”的姿態出現在中國電信業。12年前,中國聯通肩負“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的歷史使命出現;2001年,中國聯通在已建成GSM網絡的情況下,又上馬了同屬于第二代移動通信網絡的CDMA,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運營C、G兩張網的運營商。現在,在引入外資方面,中國聯通依然是表現最積極的一個。
對于中國聯通來說,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C網與G網不能兼顧的矛盾,這也是一直以來,支持拆分中國聯通的觀點一方最重要的理由。既然政府已出面澄清了拆分傳言,那么中國聯通不可避免地要面對GSM和CDMA的艱難選擇。
CDMA一直是中國聯通的代名詞。但可惜的是,投入重金的CDMA業務遲遲未能盈利。2005年CDMA業務虧損2億元人民幣,雖然對比2004年虧損的5.63億元大幅降低,但是盈利目標再次落空。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聯通的戰略重點一直圍繞CDMA展開,但隨著3G的臨近,中國聯通的戰略似乎開始轉移。董事長常小兵上任之后,一直在強調整體,而沒有側重在某一張網絡上。在過去的2005年,中國聯通在C網上非但沒有前兩年的巨額投入,還大量減少了手機補貼。中國聯通一方面在C網上戰略收縮,一方面卻在加大G網投入,在2006年將投資上百億元升級GSM網絡。對于C、G兩網的艱難選擇,似乎已初露分曉。
為CDMA尋找出路是促使中國聯通尋找外資合作伙伴的最主要原因。今年3月,常小兵在香港明確表示,在我國加入WTO時承諾的開放外資進入中國電信業的最后期限,中國聯通將引入國內或國外公司的合作,以幫助中國聯通改變和提高CDMA目前的運營狀況。常小兵繡球拋出之后,包括韓國SK電訊、日本KDDI以及美國的Sprint均表示出濃厚興趣。其間一度傳聞Sprint與中國聯通數次秘密接觸,但最終得到中國聯通青睞的還是與其關系最為密切的SK電訊。對于這個結果,許多業內人士并不感到意外。
2002年,SK電訊在中國成立獨資公司之后,利用其在CDMA網絡運營方面的經驗,為中國聯通提供一些咨詢和培訓服務。雖然沒有什么實質性業務,但與同處在等待機會陣營中的外資企業相比,卻占據了有利的位置。2004年4月8日,SK電訊與中國聯通共同投資的合資公司——中國聯通時科(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雖只涉及增值服務,但卻是外資第一次參與到運營層面的合資。
除了多年合作積累的信任之外,SK電訊能夠最終勝出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SK電訊運營著世界上最成熟的CDMA網絡,其3G業務品牌“June”代表了目前為止最成功的3G應用,創造了一年內3G用戶的市場占有率達到29%的奇跡。另外,SK電訊是世界上最早一家同時運營WCDMA和CDMA2000兩張網絡的運營商。SK電訊的這些成功經驗恰恰都是當前中國聯通的短板,面對手中這張曾經帶給中國聯通最多希望,同時也帶給中國聯通最多煩惱的CDMA網絡,SK電訊無疑是最好的幫手。
據中國聯通內部人士透露:中國聯通已經從各部門抽調了40人左右的隊伍,與SK電訊派來的人員共同組成平臺、終端和增值業務三個工作組。雙方的合作絕不只停留在一紙協議上,更加實質性的合作正在進一步展開。如果說中國聯通和SK電訊像一對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之后確立了戀愛關系的戀人,那么接下來的發展才是對雙方的真正考驗。
合作前景難料
最近一段時間,SK電訊中國公司正在招兵買馬,總部還特意派過來一名韓國人任董事長,全面掌管與中國聯通的合作,把目前的框架協議進一步細化。在SK電訊龐大的海外擴張計劃中,中國將是其最重要的目標市場。而因為兼顧兩網而步履沉重的中國聯通則希望通過借助與SK電訊的合作優化處理CDMA,降低被拆分重組的可能,并有機會在未來的3G格局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但目前來看,中國特殊的行業背景使得這次合作的前景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競爭激烈的韓國電信市場已經接近于飽和,SK電訊一直在努力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亞洲市場,以期在國內市場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在海外尋求新的盈利渠道。SK電訊在越南、蒙古、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都曾有所投入,甚至在越南投資建網,但都成效不大。一位接近SK電訊的人士表示:“雖然SK電訊在韓國國內非常成功,但在擴展海外市場方面卻鮮有成功案例,可以說SK電訊的海外經驗十分有限。”
和國外很多主流運營商一樣,中國是SK電訊最看重的市場。臥薪嘗膽了這么多年,終于獲得了這次讓其他運營商羨慕的機會,成為第一個被允許用股權收購方式進入中國移動運營領域的外資企業,無疑令SK電訊倍感振奮,但這絕不是SK電訊的全部野心。SK電訊內部人士透露:“按照SK電訊的策略,絕不是只想做投資者的角色,而是要參與到運營當中。”一方面這將是對SK電訊海外拓展能力的又一次考驗,另一方面,還要看中國政府希望讓電信業開放保持怎樣的速度和狀態。
雖然大多數人認為,中國政府短期內大規模引入外資的可能性很小,但不能忽視的是,即將到來的3G 牌照的發放有可能使得中國聯通與SK電訊的合作進程超出業內的普遍預期。
在目前發放3張3G 牌照的整體格局已基本確定的局面下,發給中國聯通兩張牌照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而政府又出面澄清了將中國聯通兩張網拆分給其他運營商的傳言。那么保留中國聯通的前提則是,C、G兩張網絡要有所歸屬。如果SK電訊入股中國聯通的合作能夠“落地”,在今后乃至3G 時代負責CDMA網絡的運營,這一問題則迎刃而解。而中國聯通剩下的一張網絡仍可以與其他運營商合作。有業內人士推測:“網通對TD-SCDMA最積極,如果中國聯通GSM網絡與網通合并,并上馬TD-SCDMA,那么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也都將如愿獲得WCDMA牌照,這將是皆大歡喜的發牌方式。”這樣看來,如果SK電訊與中國聯通的合作能夠進一步加強,涉及到運營等實質層面的話,就意味著國家對3G和電信重組已經有了通盤方案,而SK電訊則是一個重要的平衡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SK電訊入股中國聯通,不僅是盤活CDMA業務的一步棋,還將是影響3G發牌及運營商重組的一個轉折。而3G布局的迫切需要,也使得中國電信運營服務業的對外開放步伐不得不加快。
無論怎樣,中國電信運營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引資”,對于中國聯通、SK電訊、3G牌照發放、電信重組都將具有非比尋常的特殊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