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BIOS大空間網絡型火災探測系統設計
2.1.2 外部存儲器擴展
采用4 M×64位的SDRAM存儲視頻數據,采用4M×8位的Flash固化系統的程序代碼。EMIF映射CE0、CE1、CE2、CE3這4個物理地址空間,DM642將CE0配置為64位的同步存儲器接口,將CE1配置為8位的異步靜態存儲器接口。該系統采集到的視頻為Y:Cb:Cr 4:2:2格式,Y、Cb、Cr這3個分量在SDRAM中的采集緩沖區與顯示緩沖區都是分開存儲的。圖像的分辨率為720×576,所以每行Y分量采720個點,Cb、Cr分量各采360個點。每幀圖像的每個分量按奇偶場分開存儲,奇場在前,偶場在后。DM642外部共有20根地址線,即CE1空間的最大尋址范圍為1 Mb×8,映射到CE1空間的除了Flash,還有在CPLD中實現的控制/狀態寄存器以及8位異步靜態UART口。所以,最大只能將1/2的CE1空間配置給Flash,即512 kh×8。但是所選用的Flash芯片AM29LV320DB的物理存儲空間為4 Mb×8,所以利用有限的地址線訪問大物理空間時,要采用分頁技術,即將整個4 Mb×8的Flash分成8個512 kb×8的頁,而頁地址PA20、PA19、PA18則有位于CPLD中的頁地址寄存器提供。
2.2 串口通信電路設計
該設計將信號通過EMIF接口并行引出,經過異步收發器TL16C752B的移位寄存器實現串行傳輸,然后由多協議收發器MAX3160將異步串口接口電平配置為RS232標準。TL16C752B采用8位異步并行存儲器接口,可以與DM642的外部存儲器接口無縫連接。TL16C752B具有兩個異步串行轉換通道,每個通道包含18個寄存器,通過地址線A0、A1、A2以及LCR寄存器的第7位對寄存器進行字節尋址。波特率是由晶振頻率、DLL及DLH寄存器共同決定的,該系統對TL16C752B芯片接入的晶振頻率為3.07 MHz。線路控制寄存器(LCR)控制數據傳輸的格式,包括字長、停止位個數以及校驗類型的選擇,系統通過寫寄存器操作對其配置的結果為:8位字長、1個停止位、奇偶校驗。TL16C752B芯片的外圍電路如圖2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9019.htm
2.3 以太網接口電路設計
DM642的網絡接口主要由EMAC(Ethernet MAC)與MDIO(Management Data Input/Output)兩部分組成。DM642的網路接口屬于鏈路層,主要負責與支持物理層的網絡器件相連接,其中EMAC負責DSP與以太網之間數據包的交換,MDIO負責物理層收發器的配置以及狀態監視。該網絡接口符合IEEE 802.3標準。物理層收發器(PHY)的外圍電路示意圖如圖3所示。
3 系統軟件實現
系統的主要任務是實現視頻數據的采集、處理以及數據的網絡收發。系統軟件模型由兩部分組成:驅動程序與應用程序。驅動程序直接控制底層物理器件的行為,是由提供給DSP/BIOS的若干個API函數組成。應用程序是在DSP/BIOS實時操作系統上,依據TI的RF5框架進行編寫設計的。根據應用程序的各個功能模塊,創建不同的任務線程實現整個系統軟件的開發。RF5是德州儀器(TI)公司新近推出的DSP軟件開發參考框架,以DSP/BIOS為基礎,利用其中的數據處理單元和數據通信單元方便快捷的完成DSP系統軟件的設計與開發。在DSP/BIOS中,任務的調度是通過HWI、SWI和TSK這3個模塊實現,DSP/BIOS通過各模塊優先級的不同完成對各任務線程的調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