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采用VHDL和發接復用器的SDH系統設計及FPGA仿真

        采用VHDL和發接復用器的SDH系統設計及FPGA仿真

        作者: 時間:2012-06-08 來源:網絡 收藏

         如圖3所示,送來的10M二進制的一幀數據(DATAIN)為“1100010001(幀頭)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1 (幀尾)”。把分接為7路2M的數據如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8917.htm

          ROUT0:0,0111111110(插入的SYNC)1011111,0(每7bit固定插入‘0’)10,111…(空閑碼)

          ROUT1:0,0111111110(插入的SYNC)1011111,0(每7bit固定插入‘0’)10,111…(空閑碼)

          ROUT2:0,0111111110(插入的SYNC)0111111,0(每7bit固定插入‘0’)10,111…(空閑碼)

          ROUT3:0,0111111110(插入的SYNC)0111111,0(每7bit固定插入‘0’)10,111…(空閑碼)

          ROUT4:0,0111111110(插入的SYNC)0111111,0(每7bit固定插入‘0’)00,111…(空閑碼)

          ROUT5:0,0111111110(插入的SYNC)1111111,0(每7bit固定插入‘0’)01,111…(空閑碼)

          ROUT6:0,0111111110(插入的SYNC)0111111,0(每7bit固定插入‘0’)0,1111…(空閑碼)

          這樣,從波形可知電路完成了每幀二進制10M數據分接為7路2M數據時在每路2M數據中插入SYNC(0111111110)、每7bit固定插入‘0’以及在10M數據每幀分接完后插入全1空閑碼的操作。

          (3)接收頂層建模的端口描述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引用庫說明;

          Entity RCV_TOP is

          Port (RESET:IN STD_LOGIC; --system reset signal;

          XCLK : IN STD_LOGIC: --14.336MHz input high clock;

          CLKIN: IN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 --2.048MHz 7 rout input clock;

          DATAIN:IN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 --2.048MHz 7 rout input data;

          CLK_OUT:OUT STD-LOGIC; --12.544MHz output clock;

          DATAOUT:OUT STD_LOGIC; --12.544MHz output data;

          );

          end RCV_TOP;

          (4)接收頂層建模的波形

          

          如圖4所示。7路包含有SYNC(0111111110)及每7bit插入‘0’的兩幀2M數據通過接收被正確地復接為10M數據。HEAD_FLAG和END_FLAG分別為復接幀數據的幀頭幀尾指示信號。

          這時的7路數據相互之間的延遲不同,其中第DATAIN0延遲最大(8bit),通過系統仿真可以證明7路2M數據間的延遲差最大可到125bit,遠遠起過技術要求的1~6bit。這樣,從系統上確保了的可行性。

          3.2 狀態轉移圖方法

          為去除毛刺,本中的計數器全部格雷碼計數器。因為格雷碼計數器從前一個狀態到后一個狀態的變化同時只有一位矢量發生狀態反轉(如:對于一個 8位計數器它的計數狀態變化是:000→001→011→010→110→111→101→100),故對它譯碼時可以防止競爭冒險現象,從而消除了電路在譯碼時可能產生的刺。對于有大量狀態轉移的電路,狀態轉換圖輸入法方便、直觀;在FOUNDATION工具中,狀態圖輸入又可以轉化為語言,這又大大提高了電路設計的靈活性。

          4 功能仿真、后仿真和實現

          本設計自頂向下(top-down)的設計方法。但為確保設計的可行性,對于每一個子模塊都進行了功能仿真和后仿真。用foundation工具做功能仿真時,電路中沒有器件延時和線延遲,只能從電路的功能上驗證設計的正確性;而后仿零點能模擬實際電路中的器件延時和線延時,從而能進一步驗證設計在實際工作中的正確性。最后本設計在(Xilinx Spartan XCS30TQ144)實現,其工作頻率可達到20MHz,并在系統的光纖環網上通過了測試。

          5 驗證及問題討論

          (1)FPGA驗證時的7路2M數據間的延遲差

          為了驗證7路數據在傳輸中有不同延時,分接依然能正常工作,就需要模擬出7路不同的延時來。有三種不同的實現方法來完成:·這7路不同的延時可以在FPGA內中用不同的非門串起來實現;

          ·可以采用74系列器件在FPGA外部完成不同延時的模擬;

          ·在FPGA內部用不同級數的D觸發器來模擬7路不同的延時。

          在本設計中采用的是第三種。該方法的好處是易于控制不同路的延時,只要改變不同路中D觸發器的級數就可以改變7路不同的延時。

          (2)為提高分接的傳輸效率,可采用不固定插“0”法,例如HDLC中的插“0”法

          (3)可以通過在綜合時進一步加約束來提高分接的工作頻率。

          本文中的分接復用器為系統通信提供了靈活的速率選擇。可根據不同需要,以2Mbps為基數來配置各種數據速率。本設計中采用VHDL輸入法及狀態圖輸入法,大大縮短了設計周期,提高了設計的可靠性,并且大大增加了設計的可移值性。該設計的成功表明硬件描述高級語言(VHDL)是硬件設計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 昂仁县| 会理县| 海丰县| 江油市| 杨浦区| 富蕴县| 横山县| 上栗县| 宜兰县| 兖州市| 海盐县| 白水县| 泰州市| 库尔勒市| 石首市| 鹿泉市| 长乐市| 乐都县| 北宁市| 泌阳县| 田东县| 哈密市| 循化| 故城县| 龙海市| 旌德县| 鄂伦春自治旗| 克什克腾旗| 商城县| 潢川县| 双流县| 海口市| 东平县| 闽清县| 长治市| 马龙县| 射阳县| 彭阳县| 江阴市| 渭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