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雙節點位置檢測技術提高LIN總線性能
除了采取措施避免互鎖之外,設計工程師還必須確保信號傳送延時問題在系統中得到解決。采用中繼器會不可避免地引入時間延遲,這是因為每個信號首先必須被正確地接收,然后才能被再次發送。由于每個從節點都包含一個中繼器,因此整條總線上的總信號延遲必須被視為總線各個部分的所有部分延遲之和。在設計該系統的LIN進度表時,就必須考慮總信號延時。但是,通過計算和仿真表明,對于所有的LIN應用來說,這種延時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
采用雙中繼器連接和尋址的方法能夠克服基本LIN系統的許多局限性。尤其是,它允許主節點對故障從節點進行定位,這是因為一旦地址分配成功,主節點馬上就可以收到反饋。此外,節點位置檢測是基于正常信號電平的信息交流進行的,這就意味著自動尋址過程的可靠性和正常模式通信一樣高。
這項技術的另一個優勢是設計簡單。在同一節點中僅需使用基本LIN收發器兩次,并能夠實現完全的數字互連。相反,電流測量方法要求設計具有較精確的電壓測量電路,以便實現在惡劣條件下的工作。因此,雙LIN節點在設計上更加便單快捷,從而減少了開發成本和風險。
此外,除了主節點在一端的單條線性總線外,還有可能部署其它拓撲結構。例如,樹狀拓撲結構可通過將每個雙LIN節點連接到樹狀結構(如圖7所示)中的兩個分支點來實現。由于自動尋址過程仍然能夠區分出節點與哪個分支連接,因此能夠實現正確的節點位置檢測。同樣,實現諸如環狀和嵌套環狀等其它復雜拓撲結構也是有可能的。

圖7:樹狀拓撲結構可通過將每個雙LIN節點連接到樹狀結構中的兩個分支點來實現。
雙LIN節點位置檢測方法完全符合LIN規范。此外,它還可實現同時采用標準LIN節點和雙LIN節點的混合拓撲結構,這在許多非線性拓撲結構中也是常見的情況。
這些技術極大地提高了LIN總線型架構的性能,使之能夠不斷滿足汽車系統設計人員的需求。通過利用正常信號電平,雙節點自動尋址系統能夠確保可靠性,同時提升容錯水平,并具有更快識別和糾錯能力。與現有電流測量技術不同的是,它不需要精密的模擬元件和測量方法,因此可簡化設計工作,風險也比較低,從而加快上市時間,并提高了成本效益。最后,使用該方法不受線性總線技術的束縛,這使得設計人員能夠部署最適合于應用的拓撲結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