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Linux內核啟動-內核解壓縮

        Linux內核啟動-內核解壓縮

        作者: 時間:2012-07-10 來源:網絡 收藏

        這得從vmliux.bin的產生過程說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8792.htm

        的生成過程來看的鏈接主要有三步:

        第一步是把的源代碼編譯成.o文件,然后鏈接,這一步,鏈接的是arch/i386/kernel/head.S,生成的是vmlinux。注意的是這里的所有變量地址都是32位頁尋址方式的保護模式下的虛擬地址。通常在3G以上。

        第二步,將vmlinux objcopy 成arch/i386/boot/compressed/vmlinux.bin,之后加以,最后作為數據編譯成piggy.o。這時候,在編譯器看來,piggy.o里根本不存在什么STartup_32。

        第三步,把head.o,misc.o和piggy.o鏈接生成arch/i386/boot/compressed/vmlinux,這一步,鏈接的是arch/i386/boot/compressed/head.S。這時arch/i386/kernel/head.S中的startup_32被,作為一段普通的數據,而被編譯器忽視了。注意這里的地址都是32位段尋址方式的保護模式下的線性地址。

        自然,在這過程中,不可能會出現startup_32重定義的問題。

        你可能會說:太BT了,平時誰會采用這種方式編譯程序?

        是啊,然而在內核還沒的情況下,要高效地實現自解壓,還有更好的方式么?

        所以前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setup執行完畢,跳轉到vmlinux.bin中的startup_32()是arch/i386/boot/compressed/head.S中的startup_32()

        這是一段自解壓程序,過程和內核生成的過程正好相反。這時,CPU處在32位段尋址方式的保護模式下,尋址范圍從1M擴大到4G。只是沒有頁表。

        我們對具體的解壓過程不感興趣。

        內核解壓完畢。位于0x100000即1M處

        最后,執行一條跳轉指令,執行0x100000處的代碼,即startup_32(),這回是arch/i386/kernel/head.S中的startup_32()代碼

        ljmp $(__BOOT_CS), $__PHYSICAL_START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linux相關文章:linux教程




        關鍵詞: 內核 壓縮 啟動 Linux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乌什县| 绥滨县| 凤山市| 镇沅| 乐业县| 山东省| 台东县| 荥经县| 苏尼特左旗| 合阳县| 丽水市| 乐昌市| 盐津县| 伊吾县| 独山县| 育儿| 外汇| 新沂市| 襄垣县| 凉山| 潮安县| 凤山县| 铅山县| 泰兴市| 新竹县| 渭南市| 郯城县| 江都市| 苗栗县| 台前县| 巴林左旗| 广水市| 寿阳县| 郸城县| 阜新| 东丰县| 安丘市| 合川市| 神木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