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ARM11的嵌入式Linux NAND FLASH模擬U盤掛載分析與實現

        基于ARM11的嵌入式Linux NAND FLASH模擬U盤掛載分析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3-04-22 來源:網絡 收藏

        2.3 加載模塊
        在目標板的shell命令窗口中執行:
        #insmod s3c_udc_otg.ko
        #insmod g_file_storage.ko file=/dev/mtdblock4 stall=0 removable=1
        這個時候將目標板連接到PC機即可看到被模擬的U盤盤符,接著就可以像操作正常U盤一樣對該U盤進行操作。
        注意:這個時候已經存在,但是在目標板中還看不到該U盤盤符,需要執行:
        #mkdir/mnt/U_Storage
        #mount-t vfat/dev/mtdblock4/U_Storage然后,才能在目標板的/mnt/U_Storage下操作這個U盤。

        3 總結與展望
        到此已經闡述并實現了的實現原理,其實踐結果如圖3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8060.htm

        c.JPG


        從圖中看出屬性中U_Storage的容量為504 MB并不是512 MB,這是因為廠家生產存儲介質時,容量是10進制,比如1 GB=1 000 MB,但是電腦卻是采用二進制,1 GB=210MB,1 MB=210KB,這樣計算,電腦顯示容量大小要比標注的容量小些。在PC機上在U_Storage中新建一個名為“zy”的文件夾,然后再在開發板上新建一個名為“haha”的文件夾,同時在Windows下和板子中查看,會出現如圖4所示信息。

        d.JPG


        圖4中H盤為PC機給U_Storage分配的盤符,上層界面為PC串口與開發板交互的打印信息該信息顯示的是開發板的內容。從圖中可知,H盤中存在“haha”和“zy”兩個目錄;開發板與PC交換界面中跳到/mnt/U_Storage/目錄下,用“ls”命令查得,開發板交換目錄中存在“haha”和“zy”兩個目錄,證明U盤和PC交互信息成功。NAND FLASH掛載,使得目標板充分利用了U盤的便捷功能,使得攜帶、操作、移植更為方便。下基于體系結構模擬U盤的實現使得高端電子產品模擬U盤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經實驗驗證該設計是成功的,成功解決了體系結構下目標板作為U盤掛載到PC機的問題,具有實際意義。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linux相關文章:linux教程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正县| 上栗县| 香港| 本溪市| 漳浦县| 汉阴县| 来安县| 沧源| 无锡市| 汾阳市| 黑河市| 绿春县| 日土县| 临江市| 阿尔山市| 田阳县| 修文县| 四会市| 柘城县| 遵义县| 宁阳县| 闽侯县| 肥乡县| 贞丰县| 象山县| 那曲县| 营山县| 泽州县| 遂溪县| 姜堰市| 宾阳县| 凌海市| 兰考县| 海安县| 古丈县| 乡城县| 江安县| 重庆市| 府谷县| 高清|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