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機載遠程投放控制終端設計
1.4 執行單元設計
圖4所示為執行單元硬件原理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8021.htm
機載遠程投放控制終端的處理器收到點火指令后,通過數字I/O發出控制信號,經過CD54ACT245驅動模塊,使用TLP621-4對控制信號進行光電隔離,控制繼電器JRW-131MA將點火電源信號送入目標,實現執行目標的執行。由于每個執行目標都通過單獨的繼電器繼續控制,所以可方便實現投放模式的多樣性。
機載遠程投放控制終端接收到指令后,使用DSP內部的16位定時計數器進行計數,其控制精度可以達到毫秒級,按照要求的時間間隔產生繼電器的I/O控制信號。同時使用DSP內部的A/D模塊對電壓進行監控。并將監控結果通過無線通信傳至地面站。
2 軟件設計
機載遠程投放控制終端軟件主要完成系統的自檢、投放模式數據的存儲與設置、投放指令的執行、點火電壓和工作電壓的采集、終端工作狀態的反饋等功能。圖5為機載遠程投放控制終端軟件流程圖。
系統上電啟動或者軟、硬件復位后,軟件自動讀取終端上的初始設置,寫入投放模式寄存器,然后進入等待指令狀態,在等待指令的過程中,同時要發送中斷活動狀態,當接收到有效的指令后,進入指令執行子程序運行,執行之后返回給地面站。系統子程序有以下幾種:
(1)接收到自檢指令。自檢終端,發送自檢結果指令給地面站。
(2)接收參數設置指令。解析到電臺發射功率,設置電臺發射功率成功后發送設置成功指令給地面站。
(3)接收到點火指令。按照投放模式投放,投放完成返回投放完成指令給地面站。
(4)接收到投放模式設定。解析到投放模式數據,重新寫入投放模式數據寄存器,成功更改后發送設置成功指令給地面站。
(5)接受到查詢狀態指令。檢測終端狀態,把數據發送給地面站。
在機載遠程投放控制終端的通信代碼采用特定的數據幀編碼原則,目的是盡量減小數據傳輸過程中的誤碼率,并兼顧傳輸效率。該系統傳輸協議中的數據幀結構的第1、2個字節(包頭)和最后一個字節(包尾)采用特定的起始碼和結束碼,如AAH,55H,B5H等,可以有效抑制誤碼。數據接收方可以把接收到的數據放在一個FIFO緩沖器中,當接收到有效的包頭才開始一個數據幀的接收,否則,認為是干擾或誤碼丟棄不處理。數據幀開始接收后,根據數據長度,能正確接收數據碼,才當一個有效的數據幀,否則,丟棄重新開始等待起始碼。數據的傳輸常會出現連續置0的字節,這種零點平在傳輸中非常容易受到干擾而變成其他數據,因此數據幀采用余3的編碼方式。對數據幀每個字節都采用奇偶校驗,并計算所有的數據字節累加和、異或和,放在數據幀中供接收方校驗。
3 結語
設計的機載遠程投放控制終端,利用DSP的資源條件,方便實現線編程技術的應用,使得投放模式的遠程加載能方便實現;對紅外紅外干擾源控制通路的單獨控制,使得投放模式的設置更加多樣性;利用軟件和硬件結合的方式,提供系統工作的可靠性。此系統使用方便、可靠,在多次的外場靶試中得到了多次應用,效果良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