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市場分析 > 我國在物聯網發展方面將實施五大重點工程

        我國在物聯網發展方面將實施五大重點工程

        作者: 時間:2013-07-24 來源:物聯產品網 收藏

          工信部表示,為加快發展,培育和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十二五”期間我國在發展方面將實施五大重點工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7834.htm

          關鍵技術創新工程

          工信部稱,“十二五”期間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積極利用高校和研究所實驗室的現有研究成果,在信息感知和信息處理技術領域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在信息傳輸技術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增強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力爭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形成較為完備的技術體系并實現產業化,具體包括四個方面的技術。

          信息感知技術。該技術主要包括超高頻和微波無線射頻識別()、微型和智能傳感器和位置感知三個方面。超高頻和微波是指要積極利用行業組織,開展芯片、天線、讀寫器、中間件和系統集成等技術協同攻關,實現超高頻和微波RFID技術的整體提升。微型和智能傳感器是指面向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需求,開展傳感器敏感元件、微納制造和智能系統集成等技術聯合研發,實現傳感器的新型化、小型化和智能化。位置感知是指基于物聯網重點應用領域,開展基帶芯片、射頻芯片、天線、導航電子地圖軟件等技術合作開發,實現導航模塊的多模兼容、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

          信息傳輸技術。該技術包括無線傳感器網絡和異構網絡融合兩個方面。無線傳感器網絡是指開展傳感器節點及操作系統、近距離無線通信協議、傳感器網絡組網等技術研究,開發出低功耗、高性能、適用范圍廣的無線傳感網系統和產品。異構網絡融合是指加強無線傳感器網絡、移動通信網、互聯網、專網等各種網絡間相互融合技術的研發,實現異構網絡的穩定、快捷、低成本融合。

          信息處理技術。該技術包括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挖掘和圖像視頻智能分析三個方面。海量數據存儲是指圍繞重點應用行業,開展海量數據新型存儲介質、網絡存儲、虛擬存儲等技術的研發,實現海量數據存儲的安全、穩定和可靠。數據挖掘是指瞄準物聯網產業發展重點領域,集中開展各種數據挖掘理論、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實現國產數據挖掘技術在物聯網重點應用領域的全面推廣。圖像視頻智能分析是指結合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應用,有針對性的開展圖像視頻智能分析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實現圖像視頻智能分析軟件在物聯網市場的廣泛應用。

          信息安全技術。該技術是指構建“可管、可控、可信”的物聯網安全體系架構,研究物聯網安全等級保護和安全測評等關鍵技術,提升物聯網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標準化推進工程

          工信部表示,“十二五”期間要以構建物聯網標準化體系為目標,依托各領域標準化組織、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重點支持共性關鍵技術標準和行業應用標準的研制,完善標準信息服務、認證、檢測體系,推動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具體包括五個方面的工作。

          標準體系架構。全面梳理國內外相關標準,明確我國物聯網發展的急需標準和重點標準,開展頂層設計,構建并不斷完善物聯網標準體系。

          共性關鍵技術標準。重點支持標識與解析、服務質量管理等共性基礎標準和傳感器接口、超高頻和微波RFID、智能網關、M2M、服務支撐等關鍵技術標準的制定。

          重點行業應用標準。面向工業、環保、交通、醫療、農業、電力、物流等重點行業需求,以重大應用示范工程為載體,總結成功模式和成熟技術,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廣價值的行業應用標準。

          信息安全標準。制定物聯網安全標準體系框架,重點推進物聯網感知節點、數據信息安全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建立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物聯網安全監測體系,明確物聯網安全標準的監督和執行機制。

          標準化服務。整合現有標準化資源,建立國內外標準信息數據庫和智能化檢索分析系統,形成綜合性的標準咨詢、檢測和認證服務平臺,建立物聯網編碼與標識解析服務系統。

          “十區百企”產業發展工程

          工信部稱,“十二五”期間,我國要重點培育10個產業聚集區和100個骨干企業,形成以產業聚集區為載體,以骨干企業為引領,專業特色鮮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務平臺完備的現代產業集群。

          產業聚集區是指培育以研發中心、研發型企業、測試認證中心為主體的綜合物聯網產業聚集區;緊密結合相關行業應用特點,在感知制造、通信運營、應用服務等領域,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物聯網產業聚集區,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匯集和產業資源整合。

          骨干企業培育是指在全國范圍內培育100家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經營狀況良好、主業突出、產品市場前景好、對產業發展帶動作用大、發展初具規模的物聯網產業骨干企業。

          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工信部稱,“十二五”期間要在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下,充分發揮園區、企業、科研院所等責任主體的作用,實現平臺的多方共建,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建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公共服務平臺,具體包括公共技術平臺、應用推廣平臺、知識產權平臺和信息服務平臺。

          公共技術平臺是指針對技術的研究開發、產品的驗證測試和質量檢測等需求,整合全行業的技術資源,提供面向軟件、硬件、系統集成方面的共性技術服務。

          應用推廣平臺是指針對前沿技術、解決方案、科研成果、專利等內容,為使用者提供最直觀的使用體驗和前瞻示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知識產權平臺是指建立覆蓋支撐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建立關鍵技術和產品及關鍵應用領域的專利數據庫,建立動態的物聯網知識產權數據監測與分析服務機制。

          信息服務平臺是指為政產學研用各類主體提供及時、豐富的物聯網各類信息,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務。

          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

          工信部表示,“十二五”期間在重點領域要開展應用示范工程,探索應用模式,積累應用部署和推廣的經驗和方法,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可復制推廣的應用模板,為物聯網應用在全社會、全行業的規模化推廣做準備。經濟領域應用示范以行業主管部門或典型大企業為主導,民生領域應用示范以地方政府為主導,聯合物聯網關鍵技術、關鍵產業和重要標準機構共同參與,形成優秀解決方案并進行部署、改進、完善,最終形成示范應用牽引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

          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涉及的領域包括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安防、智能醫療和智能家居。

          其中智能工業包括生產過程控制、生產環境監測、制造供應鏈跟蹤、產品全生命周期監測和促進安全生產和節能減排等方面;智能環保包括污染源監控、水質監測、空氣監測、生態監測、建立智能環保信息采集網絡和信息平臺等方面。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物聯網由起步發展進入規模發展的階段,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主要表現在應用需求不斷拓寬和產業環境持續優化方面,挑戰主要來自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和創新驅動日益明顯方面。工信部表示,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更加注重經濟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亟須采用包括物聯網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來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巨大的市場需求將為物聯網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關鍵詞: 物聯網 RFI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县| 宜阳县| 酉阳| 双流县| 金山区| 丹凤县| 阜平县| 广安市| 洛隆县| 南漳县| 商水县| 攀枝花市| 安多县| 禄丰县| 江华| 贵阳市| 巍山| 台山市| 田阳县| 禹州市| 当涂县| 凉城县| 台湾省| 合山市| 沭阳县| 沾益县| 富阳市| 道真| 上栗县| 星座| 潍坊市| 玉林市| 黄骅市| 凤台县| 忻城县| 万山特区| 西乌| 凤山市| 新营市| 台中市|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