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分布式光伏純屬炒作概念

        分布式光伏純屬炒作概念

        作者: 時間:2013-07-09 來源:solarF陽光網 收藏

          6月21日,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德古赫特在北京表示,歐盟希望通過友好方式盡快解決中歐摩擦。然而,截至目前德古赫特的表態并未給“雙反”帶來一絲福音,原因是中歐在談判中分歧過大,技術談判進展的極為不順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7252.htm

          據媒體報道,7月1日,歐洲與中國對產品價格承諾的談判不歡而散,由于價格過高被中方否決。歐盟代表團提出的最低價格是每瓦0.65歐元,而中國企業理想的出口價是0.5歐元,兩者差距甚大。在出口量方面,中方提出,每年向歐盟出口組件總量不超過10GW,10GW以內不征稅或者少征,超10GW部分按相關規定征收。

          0.5對決0.65,顯然雙反談判底牌差距太大,若最終談判成功,預估中方需在價格方面做出重大讓步,畢竟0.5歐元/瓦的價格與歐盟制造企業的售價仍低20%。此外,從出口量方面來看,歐盟2013年光伏裝機量預計不會超過12GW,中國企業所提出的的10GW的出口上限根本不切實際,與取消“雙反”沒有不同,所以歐盟貿易委員會斷然不會接受。

          中歐談判前景仍不明朗,中國多家企業如英利、晶澳等早已暫停或大幅減少對歐出貨;另一方面,中國出口至歐洲的光伏產品也出現了一小波退貨潮,寧波口岸連續出現多批光伏產品的大額退貨,單批退運金額甚至超過100萬美元。據部分企業反映,進口商對“雙反”結果仍存疑慮,為了避免高額的懲罰性稅收,雙方協議選擇了退運。

          中歐確立了靠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的主調,雙方都竭力避免貿易戰爭,但中方預計會在下一輪談判中做出重大讓步,否則很難達成一致意見。筆者認為,談判不順并非意味著“雙反”會繼續征收47%的高額稅率,畢竟距離最后期限8月6號仍有一段時間。雙方初次交鋒報價都偏袒自己實屬正常,畢竟雙方底線都未顯露,下一輪談判中,中方讓步程度必定大于歐盟,因為“雙反”基于事實之上,不太可能讓中國企業獲得比11.8%的稅率更低的懲罰。

          歐盟市場出口受阻,開啟國內市場成為了企業共同的期待,國內市場尤其以分布式發電鼓吹最響。然而,中國是否具備了大面積啟動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條件,因為國外受阻進而啟動國內,這種邏輯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從補貼政策看,據權威人士透露,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上調至0.45元/度,即便如此,光伏企業投資盈利能力仍較低。預計在地方政府出臺分布式光伏刺激計劃后,國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疊加,會產生一定的帶動效應,但這種帶動效應是以高補貼為基礎,顯然不具備任何的普及意義。啟動分布式市場需光伏發電具備一定優勢,無論光伏行業如何鼓吹,光伏發電的優勢是極低,否則不會過度依賴政策。

          同時,分布式光伏市場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帶動效應極其有限。單個分布式光伏系統對組件需求量極低,預計不會超過10kW,以此計算100000個分布式光伏系統對組件的需求量才1GW,試想一下安裝10萬個家庭分布式系統在中國是何其困難。歐洲市場主要以分布式系統為主,截至2012年底意大利光伏累計裝機量超過16GW,其累計裝機數量超過47萬,由此可見若依靠分布式光伏系統來消化現有產能,分布式的裝機數量需非常龐大。

          目前,我經常會從新聞當中看到,某省首個光伏系統并網發電,某市首個光伏系統開始運行,中國分布式光伏系統處于剛剛起步階段,與所謂的暴發絲毫不沾邊。而且,光伏系統投資者不為自發自用,不為投資賺錢,也不為環保減排,靠的僅僅是興趣和愛好而已,對中國普通老百姓而言,他們沒有經濟實力去支撐自己的愛好,沒有經濟性,分布式光伏系統就不可能有所啟動。

          光伏發電啟動國內市場實際上一種倒逼行為,并不是行業具備了啟動條件,而是行業造就了巨大產能無處消化。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對記者表示“分布式發電電價補貼為0.35元/千瓦時,確實低了,0.45元比較合理。脫硫電價是0.4元左右,加上0.45元補貼,達到0.9元/度,工商用電基本也是這個價格,這樣的話,投資者還有點利潤。”

          根據孟憲淦的計算,也就是在理想狀態下,即在25年內光伏發電被全部消化并且不存在巨大的維修風險,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于工業屋頂,投資者或許有利可圖。人們不禁要問,那居民用電價格較低的用戶又怎會投資分布式系統呢?對壽命不定、隨時可能停工減產的企業而言,還是用國家電網的電比較保險一點。總而言之,光伏發電成本偏高,什么樣的應用方式都不適合大面積普及。

          分布式光伏純屬炒作概念,反而轉移了企業淘汰產能的注意力。政府不斷鼓吹大力反正分布式系統,媒體不斷宣揚分布式系統即將暴發,都為即將支持不下去的光伏企業傳遞了錯誤信號,使他們不愿退出。對政府而言,鼓吹分布式發電,從開拓市場的角度引領輿論和企業,也起到了轉移企業注意力的目的。

          中國光伏行業巨大的產能是政府慫恿下造成的,現在不管是行業、企業還是政府沒有人去談如何淘汰產能,反而只談論如何開辟不切實際的市場,政府過錯被人為轉移,企業投機心理使得他們明知自身實力偏弱,卻還在等政府政策,以趁機撈取財政補貼。中國光伏已經進入了惡性循環,最后行業人士還會意識到,沒有大面積的產能撤退,中國光伏行業就沒有未來。



        關鍵詞: 光伏 太陽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治县。| 女性| 鄂尔多斯市| 咸丰县| 凌源市| 阿巴嘎旗| 菏泽市| 平舆县| 诸城市| 宁陵县| 兴安盟| 广宗县| 博湖县| 忻城县| 肇源县| 无锡市| 九龙城区| 尼玛县| 松溪县| 嘉黎县| 宿州市| 沙坪坝区| 准格尔旗| 自贡市| 门源| 邳州市| 常宁市| 莎车县| 土默特右旗| 长寿区| 松潘县| 保山市| 平乐县| 梁河县| 华坪县| 洛宁县| 崇明县| 灵寿县| 共和县| 珠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