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市場分析 > ARM的世界:特殊的生存之道

        ARM的世界:特殊的生存之道

        —— ARM的商業模式是如何工作的
        作者: 時間:2013-07-02 來源:驅動之家 收藏

          智能手機、平板機和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讓原本默默無聞的英國小公司成了世界矚目的焦點,甚至搞得半導體霸主Intel狼狽不堪,屢屢受挫。2008年開始,Intel不斷嘗試進入移動便攜領域,但始終未能站穩腳跟。隨著全新22nmSoC工藝和全新Atom架構的披露,Intel終于開始大發神威,也從低調的后臺走出來,暢談自己的發展策略。Intel經常這么干,但是對來說還是第一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7029.htm

          有前媒體近日將刊登連載文章,從多個不同角度去深入探尋ARM的世界,今天是第一部分:ARM的商業模式是如何工作的?

          在傳統PC領域,半導體廠商一般有兩種路子可選。首先是Intel那樣的,從頭到尾自己大包大攬,架構和芯片的設計、生產一律不依靠任何人。其實,Intel早期也對外提供過x86指令集的授權,但很快就收了回來。

          這樣做是需要極其雄厚、全方位的實力做保障的,得有錢、有人、有技術,特別是在半導體技術日益復雜的今天,能這么做的屈指可數。

          好處當然也是很明顯的,不但能完全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脈,利潤也是極其可觀,Intel幾乎任何產品都可以享受非常高的利潤,想賣多少錢就可以賣多少錢。

          但是在移動領域內,這種“黑心”模式就行不通了,因為處理器在PC系統中的成本占比非常高,但是智能手機、平板機里往往不到10%,甚至不足5%,你再費勁也掙不到多少利潤。這同樣是Intel在移動領域推廣困難的關鍵原因之一。

          另外一種是無工廠模式(Fabless)。NVIDIA就是這樣,AMD實在耗不過Intel就也變成了這樣。這類企業只是自己設計芯片,制造則交給代工廠,比如臺積電、聯電、GlobalFoundries、三星電子。

          好處很明顯了,負擔很輕,自己只管設計就行了,不用耗費巨資去興建晶圓廠、開發新工藝,但壞處同樣很突出:你設計出來了,能否造出來、即便造出來又是個什么樣子你就無法做主了,得看代工伙伴的能耐。

          這方面的教訓當然很多:臺積電40/兩代工藝最初都很不成熟,產能也是遲遲上不來,讓整個行業為之拖累;GlobalFoundries32nm工藝沒有達到AMD的預期水平,第一代FX/APU處理器的頻率和電壓就跟設計得差很多,工藝吹了那么久直到現在才剛剛上路,迫使AMD一度放棄了整整一代的低功耗APU,不得不重新設計再去找臺積電。

          ARM就跟他們完全不一樣了。它不制造、不銷售任何芯片,只是自己設計IP,包括指令集架構、微處理器、圖形核心、互連架構,然后誰喜歡就把授權賣給誰。客戶拿著ARMIP可以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關鍵詞: ARM 28n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叙永县| 祁连县| 勃利县| 饶阳县| 泰顺县| 泽库县| 永兴县| 澜沧| 武川县| 庆阳市| 兴和县| 安福县| 曲麻莱县| 黑河市| 安仁县| 隆回县| 定日县| 思茅市| 察隅县| 扶绥县| 封丘县| 南部县| 邵阳县| 虞城县| 丹东市| 察雅县| 仁化县| 蒙阴县| 静海县| 浦县| 家居| 固始县| 林芝县| 分宜县| 同德县| 沧源| 静乐县| 沂南县| 丰顺县| 西林县| 永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