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小靈通網絡質量評估方法探討

        小靈通網絡質量評估方法探討

        ——
        作者:黃挺 時間:2006-07-13 來源:人民郵電報 收藏
          經過連續(xù)幾年的快速發(fā)展,中國小靈通的網絡規(guī)模、用戶數量、業(yè)務收入都較快增長。但是,隨著競爭的加劇,小靈通資費的優(yōu)勢將不斷削弱,小靈通網絡的質量將成為關系小靈通業(yè)務生死存亡的決定因素,是進一步發(fā)展用戶、降低用戶離網率、延長小靈通生命周期的保障。提高小靈通網絡的質量,就是根據業(yè)務的發(fā)展變化情況及時、合理地進行網絡優(yōu)化工作,改善無線環(huán)境,提升用戶使用小靈通通話的感受。由于小靈通網絡覆蓋采用微微蜂窩方式,基站、手機功率低,基站覆蓋半徑小,受地形、環(huán)境、氣候、用戶行為的影響更加嚴重,因此小靈通網絡的優(yōu)化工作相對于G網、C網,其網絡分析的粒度更細、的數據更多、采樣點更廣、評估的頻次更高。

         

          小靈通網絡優(yōu)化手段比較單一,無非是小區(qū)的重新劃分、解決同步干擾問題,基站的裝、停、移、分、合等工作,但根據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區(qū)域的話務特征,決定采用哪種手段改善網絡質量,是考驗網絡優(yōu)化人員的主要挑戰(zhàn)。在確定最終的網絡優(yōu)化方案前,對小靈通網絡質量進行全面評估,發(fā)現網絡存在的問題,抓住影響網絡質量和用戶感受的主要矛盾,是小靈通網絡優(yōu)化的關鍵。

         

        現有小靈通網絡評估方法及存在問題

         

          目前固網運營商對小靈通網絡的質量評估,還沿用原有評估固網質量的思路,偏重于話務統(tǒng)計、數據分析,通過對接通率、各種呼損、話務流量流向等進行分析,力圖發(fā)現影響網絡質量的因素,通過集中、突擊的網絡優(yōu)化工作,提高網絡的質量。而對小靈通網絡質量的評估則利用核心網OMC-S的話務數據和無線側OMC-R的無線網運行數據,主要關注接通率指標、掉話率指標、尋呼響應率指標等。但是,以話務統(tǒng)計為主導來進行小靈通的網優(yōu)工作對小靈通網絡質量的評估存在較大的片面性,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通過話務統(tǒng)計方法評估網絡質量,沒有充分考慮移動通信的特點,一方面指標受用戶行為的影響比較嚴重,另一方面這些指標不能完全反映通話的效果和人對語音質量的感覺。

         

          2.目前運營商已經把話務統(tǒng)計指標的計算方法進行了統(tǒng)一,但由于小靈通從誕生之日起就缺乏網管標準支持,不同廠商對各話務統(tǒng)計項的計數器計數機制不一致,同一指標在不同廠家之間沒有可比性。

         

          3.話務統(tǒng)計的實時性較差,只能在一小時后,甚至是一天以后才能采集相關數據進行分析,一旦由于停電、基站故障等因素,可使部分話務數據丟失。

         

          4.由于小靈通最大的市場在中國,除日本外基本都沒有大規(guī)模建設網絡,因此網優(yōu)支撐系統(tǒng)、網優(yōu)手段相比G網與C網非常有限,國外沒有相關的經驗可供借鑒,數據分析和網絡評估主要依靠人工經驗分析、運營商自己開發(fā)的小工具、設備廠商提供的小軟件,這些方法和手段還不具備普遍推廣使用的意義。

         

          要想切實做好小靈通網絡的優(yōu)化工作、真實評估網絡的質量、確定網絡存在的問題,必須改變目前對小靈通網絡評估的思路,建立面向用戶感受、面向業(yè)務質量的評估體系,采用新的網絡質量評測方法和手段,將小靈通網絡質量評估工作和網絡優(yōu)化工作質量進一步提升。 
          小靈通網絡質量新型評估方法

         

          新型的網絡質量評估方法需要盡可能地模擬用戶行為,對小靈通用戶感知指標進行現場,了解用戶對網絡質量的真實感受,并和其他移動運營商的現場測試結果進行綜合對比評估,了解小靈通網絡在運行和服務質量上存在的差距,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對網絡進行全面評價,全面提升小靈通用戶的滿意度,指導小靈通優(yōu)化的重點和方向,不斷推進小靈通網絡的深度優(yōu)化。

         

          目前比較常用的反映用戶感受的無線網絡質量評估方法有DT(DrivingTest路測)、CQT(CallQualityTest撥打測試)和語音質量評估測試等方法。這些測試方法主要是以技術手段客觀地檢驗小靈通網絡質量的現狀,測試采取人工和自動相結合的方法,對于車輛便于通行的覆蓋區(qū)域主要采用DT測試方法,對于車輛不便于通行的覆蓋區(qū)域,如室內、建筑密集區(qū)、車站、休閑旅游場所等,主要采用CQT定點測試方法,在DT、CQT測試過程中,同時對通話的語音質量進行評估。

         

          盡管如此,DT/CQT測試目前也存在一定的問題:DT,CQT都是基于抽樣的,必須保證測試的樣本數量足夠大,否則評估結果偶然性特別大,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DT側重道路,CQT選點側重流動人口大的地方,都不能全面反映用戶行為,實際上大部分的呼叫發(fā)生在室內。而對語音質量評估,目前較多直接使用了國外成熟的算法和系統(tǒng),所測語音材料不夠豐富,不同系統(tǒng)在統(tǒng)一區(qū)域的MOS測試結果存在較大差異,其客觀性、真實性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小靈通網絡質量評估方法總結

         

          經過分析和比較我們發(fā)現,任何一種針對小靈通網絡質量的評估方法,都有其合理性,同時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在小靈通網絡質量評估過程中,對各種評估方法應進行合理的組合應用,針對網絡質量評估的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的方法。通過話務統(tǒng)計分析,我們可以把握網絡質量的總體發(fā)展趨勢,了解業(yè)務、用戶、話務的特征,基本確定存在問題的區(qū)域;而通過DT/CQT測試,可以進一步明確影響用戶感受的問題,明確網絡優(yōu)化的方向和目標。

         

          結合小靈通網絡的特征,對小靈通網絡質量的評估還需要注意如下問題:

         

          1.建立網絡評估標準等級化的思路,不同的區(qū)域、不同的用戶所提供的網絡質量是有差異的,在有限投資、固定投入的情況下,優(yōu)先保障高話務區(qū)、商務區(qū)、用戶密集區(qū)的網絡質量,不同等級的區(qū)域,其網絡評估的標準存在區(qū)別。

         

          2.關注用戶對網絡質量的投訴,這些用戶投訴,是進行網優(yōu)的第一手材料,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小靈通網絡的信號覆蓋和網絡質量,由于用戶群分布的特點,在一定層面上相當于來自全網的路測數據、撥測數據,解決用戶的投訴問題,就是解決了網絡上的熱點、焦點問題。

         

          3.網絡質量評估,需要同時考慮業(yè)務的質量,目前小靈通網絡的短信、彩鈴業(yè)務發(fā)展迅猛,也為運營商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收入,縮短業(yè)務的時延,提高業(yè)務的成功率,也是網絡質量評估的重要內容。

         

          4.從CDR(CallDetalRecord呼叫詳細記錄)數據中獲取網絡質量信息,呼叫記錄提供每一個呼叫處理的豐富信息,如呼叫發(fā)生的時間、呼叫是否成功、呼叫結束的原因、位置區(qū)信息(PA)等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可以發(fā)現網絡質量存在問題的區(qū)域、時間等信息,有助于問題的定位和用戶行為的分析。



        關鍵詞: PHS 測量 測試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邵阳市| 奉贤区| 喀喇沁旗| 满洲里市| 凤翔县| 清徐县| 五莲县| 聂拉木县| 前郭尔| 白山市| 五大连池市| 萨嘎县| 崇信县| 望都县| 石泉县| 惠东县| 永春县| 新营市| 广南县| 安乡县| 临猗县| 区。| 海安县| 华坪县| 靖江市| 德格县| 屯留县| 象州县| 阿勒泰市| 长岛县| 潞西市| 图木舒克市| 云梦县| 武宣县| 武胜县| 丹寨县| 安康市| 芦山县| 榕江县|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