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核處理架構的功放實時保護電路設計
摘要:針對寬帶射頻大功率放大器容易損壞的現象,分析了其故障原因和現有功放保護電路設計的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功放實時保護技術的思路,并據此設計了一種以多核單片機和高速CPLD、多通道AD檢測芯片等為核心構成的新型實時保護電路。該系統對與功放工作狀態密切相關的各種因素進行實時并行監視處理,從而及時的對功放做出預防性保護。電路結構簡單緊湊,成本較低,對于提高功放等射頻大功率設備的可靠性有重大意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5041.htm引言
在國防、通信等相關領域中,寬帶射頻大功率放大器是發射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領域中往往需要用到由多個功率管合成輸出組成的幾百瓦乃至數千瓦等級的功放。如此大的功率等級必然對供電、散熱都有很強的要求,加上復雜的合成、匹配電路,這其中任意一環的故障往往就會引起價值昂貴的功放不可逆的損壞,通常表現為無功率輸出或者功率達不到額定值,從而影響整個發射系統的性能,甚至使發射系統癱瘓,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因此,寬帶射頻大功率放大器必須具備完善有效的保護電路。
現有的功放保護電路雖然也具備了完善的各種故障的保護功能,諸如駐波保護、過流保護、過熱保護、過欠壓保護、過激勵保護等,但是,這種電路的保護響應是滯后的,只能在故障已經發生后發現故障,再做出防止故障進一步擴大的相應保護措施,諸如斷電、停止發射等,從本質上看是一種事后彌補行為。而此時,功放往往已經發生了不可逆的損壞。以發射機系統中常見的駐波故障(通常由于功放輸出端開路造成)為例,當發生輸出開路等情況時,首先要等待耦合檢波電路對發生的變化做出響應并傳給控制板,然后控制電路再據此作出判斷,并進行相應的處理,如切斷功放模塊的偏置電壓供電等。從發生開路到功放最終退出發射工作狀態,這段保護響應時間可能要數十μs,然而“脆弱”的功率管對于駐波狀態下反向大功率的承受時間往往是非常短暫的,甚至不足這數十μs。實際工作中發現,等真正保護時,很多功率管已經發生了或大或小的損傷。其它各種故障保護的情況也類似。因此,很有必要對現有功放控制保護電路作出從設計理念到具體實現的徹底改變,實現真正的保護功放不受傷。
方案設計
新的實時保護電路設計的出發點就是要防患于未然,能夠在故障發生前根據監測到的參數變化趨勢作出合理判斷并采取相應措施。為此,對可能造成大功率功放損壞的幾個主要原因的相關檢測量作出歸納和整理,如圖1所示?! ?/p>

傳統的保護電路只是在檢測量已經發生了標志著故障的巨大改變后才做出響應,而對這中間的變化過程是不問的。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對上述參數進行實時檢測比較,就有可能及時發現故障趨勢,從而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性故障之前提前采取相應預防措施。
還是以大駐波為例。大駐波狀態的判定是由上述正反向功率檢波電壓的比值決定的。如果能夠實時獲取這個比值,并與前一次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而不是只與一個預設的固定門限比較,就有可能在發生駐波值突然異常升高,意味著有可能發生大駐波狀況的前夕及時發現故障趨勢并作出反應,采取降額或者停止發射等方式應對,爭取到寶貴的數十μs時間,從而達到保護功放的目的。其軟件循環流程如圖2所示?! ?/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