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釹鐵硼行業的質檢困境及破解之道
隨著產量的不斷加大,一些釹鐵硼企業開始求新求變,逐漸采用自動化檢測設備代替傳統人工檢測,但是成效不明顯,原因是設備功能單一化,不能滿足多規格檢測需求。
據浙江寧波某磁業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曾經采用過自動檢測設備,但是這些設備只能檢測某一種形狀的釹鐵硼材料,一旦上了新產品、新形狀,老設備就愛莫能助了,只得再次采購新設備。
存在檢測難題的廠商數量目前十分龐大,據釹鐵硼行業的權威報告數據顯示,國內達到同等產量的釹鐵硼廠家超過220家,這些廠家大多存在上述兩類問題。
破解之道
中國是釹鐵硼生產大國,釹鐵硼產量約占全球產量的70%,預計未來 3至5 年,我國釹鐵硼產量的復合增長率在 20% 左右。由于中國具有明顯的資源、成本和市場優勢,世界釹鐵硼產業正在向中國轉移。與此同時,急劇增加的產量和落后的質檢模式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凸顯,傳統的人工質檢模式無力應對國際市場的沖擊,我國釹鐵硼行業的檢測現狀急需改變。
針對這一行業現狀,國內知名的定制檢測設備供應商——北京領邦儀器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了“釹鐵硼工件尺寸外觀檢測設備”。該設備采用非接觸式光學原理,對釹鐵硼工件的尺寸及外觀缺陷進行快速全檢,檢測速度高達200~400片/分鐘(根據工件形狀尺寸而定)。可檢測釹鐵硼工件的形狀有圓片、圓環、方片、方塊、跑道、扇形等;產品尺寸檢測范圍為:直徑或長寬2~20mm,最高檢測精度可達到10微米;能有效識別工件外觀缺陷,如裂紋、劃痕、料殘、孔殘、工殘、磕邊等等。

該設備擴展性較強,經過一定程度修改后,還可適用于其他片狀工件或類似形狀小零件的尺寸與外觀檢測,包括墊圈、螺母、磁瓦等。該設備的面世填補了釹鐵硼檢測行業中一臺設備不能同時檢測多個項目的空白,破解了多年來困擾釹鐵硼行業發展的難題。
在我國,釹鐵硼產量的井噴式發展愈加要求企業對自身發展模式做出反思。業內普遍認為,順應釹鐵硼快速發展的趨勢,采用自動化快速檢測設備全面代替人工質檢模式是解決釹鐵硼行業檢測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加快這一行業整體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