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將陸續并網 天津受理首個個人賣電業務
從3月起,國家電網實施新規接受分布式電源光伏發電并網,民用電入網成了很多人關心的話題。記者從市電力部門了解到,新規實施近半個月來,天津紅橋、濱海新區等區都有居民用戶申請分布式電源并網,此外還有一些居民小區、公用建筑等采用了光伏式發電并將陸續并入電網。截至目前,天津尚無個人將自家的光伏系統所發的電并入國家電網中,不過居民用戶像買家用電器那樣,買來光伏板安裝在自家的屋頂上發出電,然后將剩余電量賣給電網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3116.htm小區·西青張家窩并網指日可待
記者來到位于西青區張家窩鎮的家賢里小區,這里是由11層、16層和18層小高層組成的還遷房小區。在樓頂,記者看到了一片片深灰色的光伏發電板。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在樓頂安裝8780余平方米太陽能電池板,年發電量可達159萬千瓦時,如果經轉換后并入國家電網,相當于每年可節約原煤724噸,減排二氧化碳1300余噸。記者了解到,目前,張家窩鎮正在準備申請并網材料的過程中。城西供電分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將會全力配合張家窩鎮完善材料,盡可能快地完成申請并網工作。
公建·西站全市首家并網光伏發電站
天津西站光伏發電站裝機容量為1884千瓦,是國內最大的建筑屋頂非晶硅并網發電站,也是天津首家實現并網的光伏發電站。站內鋪設了總面積36000平方米的近4萬塊非晶硅光伏組件。記者了解到,在進入商業試運行后,該站發電量為30多萬千瓦時。目前,該站所發出來的電量以0.4118元/千瓦時的價格賣給國家電網。現階段,正在進行低電壓穿越實驗,之后再進行一個連續運行240小時的實驗,預計在本月底結束。估計在4月,應該可以轉入正常的商業運行當中。此外,今年天津臨港經濟區還將建設功率為3兆瓦的光伏發電設備。不同于西站,這里將采用晶體硅光伏組件,這樣一來,同樣的占地面積發電量會更多。
濱海·生態城光伏發電并網工程近期開工
除去西站屋頂外,天津的光伏發電項目大多集中在濱海新區,在濱海新區從塘沽通往中新生態城的中生大道兩側,記者看到一眼望不到頭的光伏板。這里的每塊光伏板的發電能力在280瓦左右,根據太陽光照強度的不同,整個光伏板矩陣的發電能力在4-5千瓦之間。根據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生態城總負荷20%的濱海電網“十二五”規劃要求,生態城所有樓宇的屋頂都設有光伏板,污水處理廠、管委會停車場、二號能源站等單位的屋頂更是設有大面積、高功率的光伏板。記者了解到,中新生態城光伏發電的并網申請已經通過,并網工程將于近日開工。
天津昨受理首個個人“賣電”業務
安裝一組3千瓦的光伏發電設備,一組1.5千瓦的風力發電設備,發電產生的電能供自家使用,余電還可以并網上傳,賣給電力公司。天津電力公司濱海供電分公司昨日受理了首筆居民申請分布式電源并網業務,這也是天津市首位申請該業務的市民。這位天津申請并網第一人名叫董強,是濱海新區塘沽歐美小鎮的一名居民。昨天,電力部門正式接受了他的申請并到他家實地進行了勘察。這座三層的聯排別墅面積約有200平方米,計劃在樓頂安裝一組3千瓦的光伏發電設備和一組1.5千瓦的風力發電設備。目前,業主已經授權委托項目施工方代為辦理相關手續。
自發自用余電上網
“一般情況下,3千瓦的光伏設備日發電量可達10度左右,1.5千瓦的風力發電設備日發電量在5度左右。平均來講,日發電量應該能夠達到15度左右。因為相關方案還沒有明確,所以項目預算還未最后確定,估計總投資約在5-6萬元左右。”施工單位工程技術部部長張崇梅說,“其實,發電是一個實時的過程,因為沒有儲能系統,所以光能、風能發出的電如果不及時使用,就浪費了。像居民家里,白天都上班、上學用電量很低,多余的電能上網賣給電力公司,自己能夠得到一些補貼,更能避免浪費,將這部分電能給有需要的用戶使用。”
業主董強說,他家每天平均用電約為15度,現在他已經將家中的照明光源都改為了LED燈,每天平均用電也就7-8度,所以董先生未來的預期是:所發的綠色能源,一半自用,一半上網賣給電力公司。
賣千度電可得400余元
“對于居民申請并網,有業主委員會的,只要提供業主委員會及相鄰居住業主出具同意安裝的證明,并承諾材料的真實性。未成立業委會的,需得到共有建筑物業主同意,由所在小區個人申請,需要出具同意安裝的證明,并承諾材料的真實性即可。”濱海供電分公司營銷部張金彥說。目前,共有三戶居民向濱海供電咨詢分布式電源并網申請業務,昨天,濱海供電已經受理了居民董強的申請。對于上網的售電電價,目前執行的是統一標準,每千瓦時0.4118元,也就是說如果能夠上傳千度電,居民可獲得400余元的收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