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我國數字集群的標準發展和趨勢分析

        我國數字集群的標準發展和趨勢分析

        ——
        作者:李俠宇 時間:2006-07-04 來源:泰爾網 收藏
         
        摘要 制定標準是專業通信發展的核心要求,尤其是制定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具有更加重要的戰略意義。文章介紹了我國目前應用的四種通信標準,并對我國數字集群通信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1、引言 

          數字集群技術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全球范圍內興起,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我國,隨著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節奏加快、范圍擴大以及信息傳輸量劇增,社會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更需要各方面的協調配合,許多專業團體對可用于廣域調度指揮的集群通信的需求日益迫切,為我國發展集群通信系統提供了經濟和市場基礎。 

          目前在我國的社會生活中,主要應用的數字集群技術是TETRA、iDEN、GoTa和GT800。TETRA和iDEN是由國外研制開發的數字集群技術,而GoTa和GT800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集群技術。 

        2、我國數字集群通信標準發展情況 

          數字集群通信的概念進入國內是在1993~1994年,首先是摩托羅拉公司的摩托羅拉綜合電(MIRS)系統,以后MIRS改為綜合調度增強性(iDEN)系統,接著是歐洲的陸上集群電(TETRA)系統。 

          從1997年開始,信息產業部專門組織了數字集群通信標準組來制定我國的數字集群通信標準,并于2000年12月發布了我國《數字集群移動通信系統體制》電子行業標準SJT11228-2000。SJT11228-2000中確定了兩種數字集群體制,即TETRA(體制A)和iDEN(體制B)。TETRA系統比較適合作專網用,iDEN系統比較適合作共網用。 

          SJT11228-2000的發布,在我國數字集群通信領域,無論對生產制造業,還是運營商,無論對規范市場,還是對專利技術在國內的推廣和應用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iDEN和TETRA畢竟是國外的技術,它們對于國內發展數字集群通信還是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壁壘。因此,發展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集群通信標準成為當前十分迫切的需求。 

          信息產業部一直都大力推動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集群標準的制定工作,國內的廠家也積極的研制開發自己的數字集群技術,其中以華為公司提出的基于GSM技術的數字集群系統(GT800)和中興公司提出的基于CDMA技術的數字集群系統(GoTa)發展的最為成熟和完善。 

          信息產業部專門成立了數字集群專家組和標準組對GT800系統和GoTa系統進行技術討論和標準制定。并于20004年6月制定了《基于GSM技術的數字集群系統總體技術要求》和《基于CDMA技術的數字集群系統總體技術要求》兩個通信標準文件。這兩個標準的制定極大的推動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集群通信技術的發展,并且為GT800和GoTa下一步的標準化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3、四種數字集群技術標準 

          (1)TETRA技術標準 

          TETRA是由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推薦的標準。TETRA系統是一個空中接口信令開放的系統,并大量借鑒了GSM的概念。它基于TDMA方式,在25k帶寬內分4個信道,采用較先進的ACELP語音編碼方式和QPSK數字調制技術。它支持連續覆蓋,在大區制的方式下,最大覆蓋半徑是56km。 

          TETRA系統在調度功能上是比較完善的,所以它非常適合做專網,尤其是軍隊、武警、公、檢、法等單位。它有一些功能是iDEN所不具備的,如脫網直通和端到端加密等。脫網直通可以脫離運營商的管理,單獨分配直通頻率實現通信。端到端加密采用GSM的加密方式,即鑒權功能加上空中加密。 

          ETSI正在努力實現TETRA標準的Release 2版本,以使TETRA的性能有一個提高。Release 2的主要目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使附加特性標準化,以建立和改進TETRA在因特網上的許多優點,如分組數據傳送、提高話音質量和擴大覆蓋區域(120~200km)等;二是提供與其他一些的互通能力,包括GSM、GPRS、EDGE和UMTS等。 

          (2)iDEN技術標準 

          iDEN是由摩托羅拉公司推出的,它也采用TDMA制式,在25kHz的信道上分6個時隙(目前已經開發出25k帶寬上分成12個時隙)。它的VSELP語音編碼和16QAM調制技術都比較先進。iDEN系統的起源設計就是作共網用的,所以它是集指揮調度、雙工互連、分組數據和短消息于一體的工作方式。 

          iDEN系統是以調度為主的,又是根據公網考慮設計的系統,所以它的基本調度系統功能包括:組呼通話、私密通話、通話提示、來電顯示。調度的先進功能包括:優先級、緊急呼叫、狀態信息、多組掃描、區域限制、孤立站運行、調度臺等。iDEN系統也有虛擬網功能,通過虛擬專網(VPN),最終用戶可以管理其終端用戶的終端配置,包括開戶,增加新業務,更改調度私密號、組號、電話號碼,重新編組以及隨時取得詳細通話清單和使用統計等。 

          iDEN系統每年都要推出2至3個新的軟件版本。目前摩托羅拉公司已經實現在25kHz帶寬內安排12個時隙(語音編碼改為AMBE)和64QAM的調制技術等。這樣它的系統容量又將提高一倍,數據傳輸速率也將大大提高。 

          (3)GoTa技術標準 

          全球開放式集群架構(GoTa,Global Open Trunking architechture)是由中興公司自主研發,基于CDMA 1X技術面向新技術演進的數字集群通信系統,目標是滿足共網集群需要,兼顧專網集群應用。 

          GoTa系統基于CDMA多址方式,它采用16QAM和QPSK的調制方式,QCELP語音編碼技術,頻分雙工,上下行各1.25MHz帶寬,間隔45MHz。GoTa的空中接口在CDMA2000技術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和改造,核心網采用獨立的分組數據域,基于A8/A9和A10/A11標準接口,可以公開并標準化。 

          GoTa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解決了基于CDMA技術實現集群業務的關鍵技術。GoTa采用的呼叫方式是PTT方式的語音呼叫。為了提高呼叫接續速度,GoTa定義了一套相應的體制結構和協議棧,以滿足集群通信系統的快速連接。為了支持群組呼叫,GoTa優化了空中接口,從而實現了同小區下同一群組的用戶在呼叫時能夠共享同一條空中信道。GoTa在處理通信連接時也采用了共享的方式,這將減少網絡處理呼叫的時延,而對用戶來說,信道選擇和分配過程卻是透明的。因此,GoTa具有快速的接入、高信道效率和頻譜使用率、較高的用戶私密性、易擴展和支持業務種類多等技術優點。由于GoTa是在CDMA2000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GoTa還可以集成大量的業務如呼叫普通用戶、短消息、定位以及無線數據業務等。這些業務組合起來為專業集團用戶提供綜合業務解決能力。 

          在GoTa系統的設計中充分考慮了數字集群通信共網的特點和移動商務用戶的需求,面向移動運營商開發設計,可以用一部終端將集群調度業務、普通語音業務、分組數據業務、眾多增值業務(短信、定位)等多種通信服務集成于一個網絡中。GoTa系統的靈活性高、性能價格比優異和功能全面等特征可以為運營商開辟出更多的贏利空間。 

          GoTa系統針對沒有CDMA網絡的運營商,可以作為單獨的專業集群通信系統,供專業集群網絡運營商和新運營商建網運營,提供專網集群業務和傳統移動業務。對傳統CDMA網絡運營商,可以在已建設的中興CDMA系統上通過系統升級方便疊加集群調度業務子系統,提供集群調度業務。 

          (4)GT800技術標準 

          GT800系統是由華為公司研制開發的基于GSM技術的數字集群系統。GT800基于GPRS和GSMR技術開發的系統,其第二階段將與TD-SCDMA技術結合。華為公司研發GT800系統是面向國內數字集群市場需求,參考現有數字集群系統的業務特性,尤其是在快速呼叫、群組業務、優先級控制、安全保密、故障弱化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可提供國內專業移動需求的完整集群調度業務。同時,為滿足用戶對高速數據業務的需求,GT800通過GPRS技術,實現更改速率的數據傳輸功能。GT800的第二階段通過引入TD-SCDMA,進一步提供最高速率為2Mb/s的數據業務。 

          GT800主要有以下技術特點:第一,以公眾移動通信產業鏈為支撐,基礎技術比較完善,發展有保障,而且標準開放,多廠家參與,有利于供貨商之間的競爭,打破專利壟斷和技術設備制造壟斷,可以降低建網和運營的成本;第二,具有良好的接續性能,系統的集群模式快速呼叫建立時間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第三,系統基于華為的強大的智能平臺,能提供各類的特色業務;第四,安全可靠。支持空中接口加密和端到端的加密等。 

          GT800可以提供廣泛的業務,包括基本通話、短信、集群調度、優先級搶占、快速接續以及基于位置的路由等。同時還提供基于GPRS的數據業務。適合集群通信的共網運營,也適合民航、鐵道、水利、市政、交通、建筑、搶險救災、礦區等專業部門自建專網。 

        4、我國數字集群通信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數字集群通信的發展現狀同國外發達地區相比還處于初期階段,具有民族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集群系統也剛剛開始發展,無論從數字集群通信的市場發展還是民族產業發展角度來看,都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這種現狀對于我國今后數字集群通信系統的發展是挑戰也是機遇。 

          在我國數字集群通信發展的過程中首先應處理好和公眾移動通信系統的關系。數字集群通信是面向集團用戶提供以指揮調度業務為主的專用移動通信系統,而公眾移動通信是面向普通大眾用戶以提供話音和數據業務為主的公共移動通信系統。二者的定位不同,技術特點也不同,應避免重復過去通過集群系統提供公網業務的彎路。同時,從公眾移動通信系統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來看,至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不能替代集群系統,公網提供PTT業務只能作為一種增值業務,其性能指標遠不能滿足集團用戶對專業指揮調度通信的需求,同時也不能提供集群通信所需要的各種服務質量級別和優先級,這些功能在集群網絡中,尤其是在集群共網中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在數字集群發展的過程中應分為共網和專網兩種發展方式。共網集群通過VPN的方式,在同一張網絡中向不同的集群用戶群體提供不同需求和不同優先級的服務,這種應用方式同專網專用的方式相比,具有網絡資源和頻率資源利用率高的優勢,同時由網絡運營商運維網絡,可以向用戶提供更為專業的服務,降低網絡運營成本,并有利于各個集團和部門之間的通信,做到協同配合。集群共網是集群通信未來的發展方向,但也應認識到,有些專網是共網集群不能替代的,對一些通話質量和優先級要求很高的部門來說,可能難以滿足要求,或者是需要付出很高的網絡成本。因此在促進集群共網發展時,也不能忽視專網的發展。 

          最后,在集群網絡運營方面,應嚴格管制集群共網許可證的發放,鼓勵具有一定實力的運營商發展集群共網,保證網絡質量,避免重復投資和建設。同時應引導運營商對集群網絡進行正確的定位,將重點放在專業集群用戶上面,避免造成與公眾移動通信系統的用戶重疊。應開拓新的市場空間,同時也應鼓勵運營商在集群業務的基礎之上面向集群用戶發展增值業務,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5、結束語 

          數字集群通信應用中的一個重要服務對象是對于調度和安全性要求很高的行業用戶,因此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集群通信非常重要,而在這當中,制定相關的技術標準具有更加重要的戰略意義。對于GoTa和GT800,基于已經制定的兩個總體技術要求標準規范,未來還將制定從空中接口、無線接入到核心網一系列標準,從而促進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集群通信產業化快速發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达日县| 广宁县| 沧州市| 科尔| 咸丰县| 彭州市| 镶黄旗| 罗定市| 乐山市| 金塔县| 长白| 灯塔市| 穆棱市| 珲春市| 江西省| 磐安县| 绥滨县| 通州区| 陈巴尔虎旗| 马尔康县| 阳山县| 花垣县| 慈溪市| 巴彦淖尔市| 邯郸市| 双牌县| 辛集市| 宜章县| 区。| 镇江市| 安顺市| 阜新市| 西华县| 积石山| 获嘉县| 麟游县| 堆龙德庆县| 河间市| 平定县|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