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逼局域網應用性能 廣域網部署化繁為簡
——
【賽迪網訊】寬帶總是供不應求———這是所有使用廣域網傳輸數據和語音業務的企業最深切的體會。
廣域網范圍從城市間到國家之間,而傳輸的距離越遠,延遲越長。更糟糕的是,僅靠增加帶寬是無法徹底解決此類問題的,因此廣域網優化應運而生。
廣域網優化技術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生物技術。發明者借鑒DNA模式識別技術的原理,發現在互聯網傳輸的信息中存在長串的重復數據,這些數據影響了網絡傳輸的響應時間。廣域網優化技術通過清除廣域網上重復的數據流,可以解決廣域網用戶面臨的應用性能緩慢、流量擁塞等難題,從而讓廣域網具有局域網一樣的應用性能,大幅度提升企業的商業運行效率。
誰在拖企業信息化的后腿?
隨著各個行業內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企業正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削減成本。同時,其它一些趨勢也正在加速推動對更透明、性能更好和更易管理的廣域網的需求,這些趨勢包括為實現管理規則要求對IT規范的遵從、業務連續性的需求,以及基于網絡的企業應用,這些應用需要通過網絡連接來響應應用接入,而不是僅僅將信息放置在本地硬盤上。然而更多更新的企業應用不斷出現、企業全球化的趨勢需要共享和利用企業的核心系統應用,廣域網絡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
以廣域網的帶寬為例,目前的廣域網多采用微波或T1/T3專線傳輸,帶寬只有2M,比起LAN中普及的千兆帶寬,差距太大。
一些在企業網中運行得非常好的應用系統,在廣域網中運行時就遇到了各種瓶頸,其中包括性能的下降、服務質量的下降以及安全性問題。
很多人會認為,解決帶寬問題并不難,只要增加一些投資,就可以增加帶寬。但北京郵電大學軟件學院網絡中心的劉禾主任認為:網絡中很多應用系統,由于自身結構的局限性,比如TCP/IP技術傳統的“呼叫、應答、握手”的模式,中間存在許多時間的消耗,使得很多系統,即使在高帶寬的情況下,性能也上不去。因此,解決系統性能受廣域網限制的技術開始浮出水面,并逐漸形成一個細分的市場———這就是廣域網優化技術市場。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廣域網優化還屬于新興技術,各廠商之間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普遍認為,廣域網傳輸、Web加速、帶寬管理都屬于優化的范圍。
炙手可熱的新技術
市場研究公司Infonetics Research最近發表的一篇有關市場份額和預測的報告稱,廣域網優化設備市場2005年的銷售收入超過了2.36億美元,增長率高達49%。2005年廣域網優化設備的出貨量增長了39%。Infonetics還預測,這個市場從現在至2009年將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2009年的廣域網優化設備出貨量將是2005年的三倍,銷售收入將是2005年的二倍以上。
雖然廣域網優化市場從技術方面考慮仍是一個新市場。但是,隨著員工隊伍的進一步分散,諸多第三方咨詢公司都對這個市場的前景寄予厚望。嗅覺敏銳的設備廠商當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在廣域網優化設備廠商中,原來占據領先位置的小廠商正在被通信巨頭逐一收入旗下。早在2004年4月思科就收購了Actona;一年之后Peribit成為了Juniper的桌上餐;F5公司則通過收購SwanLabs,把WAN優化和應用加速技術融入自己的產品。
巨頭們的加入給廣域網市場帶來了一股強勁的風暴。完成融合后,新型廣域網優化產品紛紛登堂入室。Juniper的wx應用加速平臺新品迭出,近期又推出了5.2新版本,提供很多新功能,降低應用加速服務必需的時間和成本,自動化關鍵規定功能,并通過新的報告和計劃工具優化網絡資源;2006年初F5推出的WanJet是一種基于設備的解決方案,能夠在廣域網中實現像局域網一樣的應用性能。
化繁為簡的部署方式
廣域網優化技術可以給方案商帶來巨大的增值空間,而且廣域網優化設備安裝簡單,如Juniper的產品,使用了基于Web的安裝向導,只需10分鐘便可完成部署與配置。
廣域網優化設備還可以與路由器“結伴而行”,在每個遠程節點,只需直接和路由器相連即可,對于原有網絡和應用無須進行任何修改,并且對服務器和終端都是透明的,也不會有單點故障。廣域網優化設備單獨存在并沒有意義,一般都需要“成對出現”,即在所有需要提速的分支機構都要部署這樣的設備。當然,對于存在疑慮的用戶來講,一種好方法是先在總部和一個分支機構安裝并進行試用,效果滿意再推而廣之。
由于廣域網優化設備沒有統一的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實現方法。對于簡單的優化處理(如僅僅為壓縮)可以和網絡設備、安全設備進行集成;對于復雜的處理,由于對CPU、內存、硬盤有極大的要求,因此還是單獨存在比較合理。
目前,制造業是廣域網優化企業在中國的最大目標客戶。金融行業也將是該技術的潛在客戶群。隨著電力行業四級數據網(國家、省、市、縣)的建設,縣級數據也會集中到省一級,將會有大量的數據需要在廣域網上傳輸,廣域網優化的設備和技術將得到進一步應用。由此看來,廣域網優化技術在國內擁有龐大的用戶群。06263
廣域網優化三步走
第一步:合成加速
通過將所有的網絡應用層解決方案整合為一個單一架構—包括負載均衡、壓縮、TCP多路技術、SSL協議加速、網絡和協議安全-同時只平衡運行最好的部分,使服務器簇的負載降低到最小,有效地增加了服務器的容量,通常會使當前服務器的可用容量加倍,網頁下載時間減少近半。
第二步:壓縮
通常,廣域網鏈接一般只提供局域網帶寬的百分之一或者更少,但是廣域網上運行的應用卻遠比局域網豐富得多。盡管壓縮技術能夠克服帶寬引起的一些局限性,然而延遲時間仍然是亟待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延遲時間是通過往返時間(RTT)來度量的,即一個數據包穿過網絡從發送器傳輸到接收器的時間。互聯網上的所有的應用都對延遲時間敏感。延遲時間再加上某些應用協議中“Ping-Pong”行為,如微軟的Exchange和Windows文件共享,將直接導致分支機構雇員訪問應用性能的下降。
第三步:優化
與流量壓縮一樣,流量優化也有助于減輕帶寬的競爭。對于寶貴的WAN網帶寬,應用之間也需要競爭。除非IT采取積極的措施,那么優先次序低的應用有可能阻止關鍵的業務。控制競爭的一個有效方法是利用帶寬分配和服務質量(QoS)工具。IT人員能夠應用業務規則分配WAN網上應用的優先級,確保該應用能夠獲得足夠的帶寬—從而提高與業務緊密相關的生產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