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和谷歌:合作伙伴還是死對頭?
北京時間1月23日消息,國外科技媒體TechCrunch撰文稱,根據谷歌(微博)CEO拉里·佩奇在今早電話會議中的報告,除手機業務以外,谷歌和其最大競爭對手蘋果在許多方面都大相徑庭。谷歌主要在其搜索和廣告業務上盈利,蘋果則在硬件方面收獲頗豐;谷歌產品名目繁多,蘋果則只聚焦于幾種產品;谷歌員工幸福感較高,蘋果員工則長期處在重壓之下。兩家公司在未來將會繼續展開激烈的爭奪戰,也正是如此多的不同之處使這場爭奪大戰越來越吸引眼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1355.htm以下為文章概要:
時下,智能手機在全球消費者電子市場中一枝獨秀,發展最為迅速,而谷歌和蘋果則是智能手機市場中兩個最大玩家,尤其在軟件方面。iOS和Android兩大操作系統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大部分份額,谷歌和蘋果各自還擁有自家的硬件設備。
但是,除了在移動設備的相互斗爭之外,兩家公司在其他方面幾乎沒有什么相似之處。事實上,即使是不懂科技行業的人也能列舉出蘋果和谷歌的眾多差異,但谷歌CEO卻很少談論蘋果。而在今早谷歌財報電話會議中,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則有意無意地分享了他對蘋果的一些頗有意思的觀點。
首先,佩奇表示谷歌“長期在地圖應用的投資終于有所回報。”谷歌地圖在48小時內的下載量超過1千萬次,谷歌地圖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蘋果地圖的失敗。
受助于自身廣泛的用戶群,谷歌花費了10年時間來完善其地圖產品。而蘋果顯然在地圖應用方面下的功夫稍淺,估計只有5年多。不論誰在地圖方面成功或失敗,兩家公司利用該應用的方式十分迥異。谷歌希望能在其地圖應用上直接盈利。佩奇在電話會議上稱谷歌地圖已經通過搜索功能為公司貢獻了相當可觀的營收。
“在我們接收到的地圖搜索中,地理位置相關的占大多數。網絡搜索業務為公司貢獻了大量營收,” 佩奇說,“但我們仍處在通過地圖業務獲取營收的早期階段。”
目前,對于蘋果是否在地圖應用上有任何盈利計劃尚未可知,況且這也不符合蘋果在軟件業務的一貫作風。與其說蘋果地圖是一款長期盈利性的應用還不如說其是一款適應市場需求的應用。蘋果不喜歡谷歌在其設備上收集數據,這也就是為什么蘋果要自己研發地圖應用。
但不僅僅是谷歌地圖令iOS用戶興奮。佩奇在電話回憶中自豪地稱有6款谷歌應用,包括Gmail、YouTube和地圖等進駐2012蘋果最佳應用榜單。而蘋果自己只有一款應用iPhoto進駐該榜單。
當然,谷歌地圖在iOS上的下載量更大,但總體上谷歌的應用比蘋果多。“谷歌現在面臨最大的挑戰是聚焦,”佩奇如此表示強調出該公司不同于蘋果的另一個方面。谷歌推出了上百種產品和服務,但停用的也不在少數,所以這種評論也并不新鮮。
該“挑戰”也是谷歌員工所要面對的。谷歌的員工每天有20%自己的時間自由想象并創新。如果讓谷歌的員工用他們五分之一的時間做一項他們感興趣的項目,其中一些人不可避免地會走神。
于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蘋果。蘋果每年只發布少量產品,而且蘋果不會因為他們的產品在測試版階段表現不佳就立即放棄某種產品或服務。蘋果的產品只有在更好的產品能替代原產品時才會停用。
雖然蘋果的產品大都是精品,但谷歌的員工看上去更幸福些。今年福布斯最佳雇主榜單中谷歌名列第一,較去年相比上升了4個位置,而蘋果則根本沒有在此榜單中出現。
拉里·佩奇在此次電話回憶中強調他希望谷歌的每個員工都能有“家庭中一員”的幸福感,而這也一直是谷歌人力部的行事原則:最大化的提升員工的幸福感。
當然史蒂夫·喬布斯也很希望蘋果能像大家庭一般,但他的管理風格卻與他的想法背道而馳。由于喬布斯總是保持神秘,蘋果現任CEO蒂姆·庫克(Tim Cook)的管理風格也不那么明了。
但很明了的是在拉里-佩奇眼中,蘋果和谷歌一個是黑夜一個是白天。
蘋果在硬件方面收獲頗豐,但在這方面谷歌還是新手,谷歌主要在搜索和廣告業務上獲利。谷歌通過各式各樣的新產品鞏固其市場地位,和有所聚焦并嚴格控制新產品數量的蘋果風格迥異。蘋果給自己的員工施壓使他們進一步完善工作,谷歌則鼓勵并給予員工時間去實現自己喜歡的創意。就在蘋果忙于應對各種有可能威脅到其地位的競爭對手時,谷歌則在其核心產品和長期的營收模式中穩坐江山,另外谷歌的產品還對外部開放。
歸結起來,兩家公司的對戰模式差異巨大。不管怎樣,谷歌和蘋果將會在未來繼續上演爭奪大戰,也正是他們二者如此眾多的不同之處使這場無硝煙的戰爭越來越吸引眼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