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市場分析 > 鋰電池市場嚴峻 未來只會有6-8家電池企業幸存下來

        鋰電池市場嚴峻 未來只會有6-8家電池企業幸存下來

        作者: 時間:2012-11-01 來源:21ic 收藏

          上周末,公司發布最新報告稱,市場將加速整合。早在2010年就預測,到2017年時,將只會有六到八家的跨國企業可以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幸存下來。實際上,市場的整合速度已超過預期。過去兩年,整個行業中已有很多新企業申請破產。由于未來五年整個價值鏈各環節的企業都將面臨利潤降低的壓力,所以整合趨勢將愈演愈烈。原因包括以下幾點:巨大的價格壓力、緩慢的市場增長、激烈的競爭以及創新投資的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8411.htm

          近期,開展了名為“市場泡沫破裂”的研究,為上述問題提出解決之道。羅蘭貝格分析人員指出,汽車制造商與電池生產商都需要制定新的戰略,以求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對鋰電池的過度追捧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大泡沫,”羅蘭貝格合伙人沃爾夫岡•伯恩哈特(WolfgangBernhart)解釋道,“政府扶植以及對電動車前景過于樂觀導致了現在的產能過剩問題。此外,想要盡早實現規模經濟也造成了亞洲市場成熟企業以及美國新興企業之間的激烈價格戰。”

          電池供應商無法滿足資本需求

          據悉,本次報告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對價值鏈各環節企業的成本進行了仔細計算,結果顯示,許多情況下,大容量鋰電池生產商獲得的收入都入不敷出,這是因為汽車制造商一直在壓低電池供應商的價格。到2014/2015年時,汽車制造商在大容量電池上的花費將在每千瓦時180到200歐元之間。

          “這種情況下,電池生產商不能獲得足夠的現金流,也就不能對新型高效的生產系統以及新一代電池的研發進行投資,而投資對降低材料成本有重要作用。”伯恩哈特說道。

          只有大型企業可以幸存

          未來幾年,利潤空間縮小、投資資金短缺,都會讓市場經歷一次重要洗牌,只有少數大型鋰電池供應商可以幸存,其中也許就包括日韓企業。

          為了在市場中繼續生存下去,電池生產商以及其客戶,汽車生產商不得不重新考慮其戰略。像啟停系統或者輕型混合動力這樣的新技術,并不能為電池生產商帶來繁榮市場,而鉛酸出現的新發展也給鋰電池生廠商帶來一定的壓力。

          伯恩哈特最后總結道,“另一方面來講,汽車制造商必須重新審視其供應商提供的產品組合,進而找到可以合作的創新企業,這對保障創新方案以及成本優勢十分重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丘县| 松原市| 子洲县| 阳城县| 宁国市| 靖安县| 酉阳| 佛冈县| 台江县| 和政县| 西藏| 通道| 伊宁县| 延川县| 松桃| 留坝县| 沅江市| 新丰县| 九江县| 信阳市| 南丰县| 沧源| 江门市| 永嘉县| 修文县| 江山市| 页游| 思南县| 安福县| 凤翔县| 海盐县| 广东省| 平谷区| 开鲁县| 同江市| 齐河县| 五华县| 平罗县| 谢通门县| 台东市|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