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啟動TD-LTE擴大規模試驗招標:2萬基站5.2萬載頻
據知情人士透露,備受業界關注的中國移動TD-LTE擴大規模試驗網絡招標項目已經啟動,共13個城市,投資規模為2萬個基站、5.2萬個載頻。而且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已向各省分發出指示,對正在建設并準備建設的TD-LTE擴大規模試驗網的相關規模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5699.htm該人士稱,項目招標已經啟動,華為、中興、大唐、上海貝爾、諾基亞西門子、愛立信、摩托羅拉、普天、烽火、三星等廠商都已開始遞交標書,本周末是標書遞交的最后期限。
這一投資規模與中移動此前的規劃相符,即今年完成2萬個TD-LTE基站的建設,覆蓋1億用戶,并計劃在深圳、杭州、廣州等城市啟動TD-LTE試商用。到 2014年,國內TD-LTE基站達到35萬個,TD-SCDMA基站超過40萬個;同步推出15款商用水平的多模數據終端和3款手機,發展一定規模的友好用戶。
建設陡然提速
從2011年初開始,TD-LTE進入規模技術實驗階段;今年1月份啟動了第二階段測試工作,在北上廣深等6個城市開展了TD-LTE和TD-SCDMA多模測試。在六月份完成二階段工作之后,中國移動就向工信部提出進行TD-LTE下一步擴大規模實驗的申請。
從目前情況來看,包括廣州、深圳、杭州、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沈陽、青島、廈門、寧波、成都、福州在內的13座城市最終入選。
其中,中國移動計劃對杭州、深圳、廣州實現室外連續覆蓋,覆蓋范圍做到主城區總面積的90%以上。北京、上海、天津、廈門、青島、南京、沈陽的覆蓋目標則相對較低,約為主城區總面積的30%-50%,主要是對主城區內的熱點區域進行連續覆蓋;新增的寧波、成都、福州三座城市覆蓋目標還會再低一些,約為主城區總面積的20%-30%。
業內專家認為,從全球LTE發展狀況來看,未來一兩年是TD-LTE贏得國際市場競爭的關鍵時間窗,因此中國移動加快了TD-LTE的規模試驗網建設進程。
難點依然存在
業界翹首期盼的TD-LTE網絡規模部署雖然開始發軔,但依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對TD-LTE產業未來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專家沈嘉看來,隨著TD-LTE產業向終端網絡多模式化、終端多功能化和數據業務國際漫游等方向發展,隨著TD-LTE研發的成熟以及商用部署,TD-LTE還需要在如多頻多模、語音方案、國際漫游和規模經濟等關鍵問題上盡快明確。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國部分TD-LTE頻譜的規劃尚未確定,不僅導致設備的射頻模塊遲遲不能最終定型,而且將影響我國參與國際LTE多頻組合的制定工作。
在多頻多模方面,中國移動目前要求多模終端至少支持TD-LTE、TD-SCDMA和GSM三種模式,如果考慮國際漫游和產業規模效應,應鼓勵支持LTE FDD甚至WCDMA模式。但一個終端支持如此多的制式,同時還要保持低功耗和較長的電池壽命,需要終端芯片具有很高的集成度,一般認為只有28nm半導體工藝才能滿足要求。目前除高通等少數公司外,大部分TD-LTE芯片廠商還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
同時,LTE采用了“分組域話音”的設計,VoLT技術的成熟滯后于LTE數據業務。目前雖然多個國際運營商正在積極研發VoLTE和SRVCC技術,但受限于配套的IMS技術的可靠性,此項技術近期還很難成熟。目前部署LTE手機的國際運營商均采用雙待機、CSFB等LTE與3G/2G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話音業務。我國尚未選定TD-LTE語音方案,為TD-LTE終端的研發和產業化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雖然TD-LTE產業的國際化程度比TD-SCDMA時代有了很大進步,但不可否認,大部分國際運營商仍然主要部署LTE FDD。同時,考慮到國際上大部分運營商主要以WCDMA作為和LTE配合的3G制式,并將WCDMA作為最主要的國際漫游制式,預計國際LTE產業資源將主要集中在LTE FDD、TD-LTE、WCDMA組合的完善和優化上,因此從規模經濟角度考慮,我國TD-LTE產業也應慎重考慮WCDMA在TD-LTE終端多模組合中的位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