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規范RFID產品標準 鼓勵國內企業
——
中國科技部9日在北京宣布,將規范“電子標簽”的產品技術標準。此舉表明中國政府鼓勵國內企業在這個預期會有豐厚利潤的產業中與國際廠商展開競爭。
“電子標簽”的學名為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利用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射頻識別標簽具有體積小、容量大、壽命長、可重復使用等特點,可支持快速讀寫、非可視識別、移動識別、多目標識別、定位及長期跟蹤管理。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官員張智文說:“射頻識別技術應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務等行業,可大幅度提高管理與運作效率,降低成本。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成熟,射頻識別產業將成為一個新興的高技術產業群。”
張智文說,未來兩年內,相關政府部門將參照國際標準化組織有關射頻識別技術的ISO/IEC18000系列標準,并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就空中接口規范、物理特性、讀寫器協議、編碼體系、測試規范、應用范圍、數據管理、信息安全等制定中國的標準體系。 他說:“在制定標準的過程中,我們會考慮同發達國家標準相協調的問題。國際合作是雙贏或多贏的,而不應是屈服于別人高壓的合作。”
據預測,包括讀寫器、軟件、服務等在內的射頻識別產業鏈2008年在全球市場的總需求將達40億美元。這一產業已日益成為全球信息產業巨頭覬覦的競爭領域。
據了解,科技部將在上海張江建立一個射頻識別技術研發基地,還將支持國內一些研究機構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中國已將射頻識別技術應用于鐵路車號識別、身份證和票證管理、動物標識、特種設備與危險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產過程管理等多個領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