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分析稱谷歌在美生產NexusQ因中國制造優勢漸失

        分析稱谷歌在美生產NexusQ因中國制造優勢漸失

        —— 在中國生產產品正在逐漸失去優勢
        作者: 時間:2012-07-03 來源:網易科技 收藏

          網易科技訊 7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路透社今日發文,剖析在美國而非在中國制造其Nexus Q的原因。分析指出,這一做法反映出國外企業將生產轉回至美國本土的新趨勢,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在中國生產產品正在逐漸失去優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4206.htm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決定在美國硅谷而非在中國生產Nexus Q,并非是擔心考慮盈虧底線,而是擔心生產速度這一問題。

          谷歌Android全球合作伙伴高級主管約翰·拉格林(John Lagerling)表示,“我們希望加速創新,這是谷歌生產的第一個端對端硬件產品。Nexus Q的生產成本并非是第一因素,我們是想看看,在不讓我們的工程師滿世界跑的情況下,我們能否實現產品快速迭代。這并不是產品必須在美國制造的一個發端。”

          谷歌決定同本土制造商合作,這完全背離了“中國制造”模式。蘋果和其他電子制造商一直認為,中國制造模式對于競爭力提升來說必不可少。

          谷歌的做法反映出一種新興趨勢,那就是將制造業務回歸至美國本土。目前,中國勞動力成本猛漲,本土生產的優勢逐漸顯露,這包括交貨期更短,能夠享受更好的知識產權保護,合作伙伴具有更強的責任感等。

          谷歌Nexus Q可能會限量發售,這使谷歌尋求低成本制造商變得不再那么重要。美國投資公司BGC Financial分析師科林·吉利斯(Colin Gillis)稱,“谷歌Nexus Q設備的發售量可能不會超過10萬臺;相比蘋果機頂盒等各產品,Nexus Q 299美元的售價偏高。

          十年來,得益于中國優惠的激勵政策,低廉的勞動成本,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最為高效的“制造車間”之一。

          美國制造業職位的外流已造成美國政治上的緊張局面,這給美國公司帶來不少壓力。

          今年5月,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就曾表示,他希望看到更多的產品在美國而非在中國組裝,但同時承認,美國還缺少一些領域的專家。

          經濟學家而非政治家可能會推動這場制造業大變動,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有可能是最大的因素。美國企業管理咨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表示,2000年中國人均時薪為52美分,到2015年這一數值將達到4.51美元,屆時在中國生產各種產品將節約10-15%的勞動力成本。

          Boston Consulting Group高級合伙人哈爾·瑟爾金(Hal Sirkin)表示:“將物流、供應鏈管理和交通運輸成本計算在內,更多的公司在中國生產產品所得利益微乎其微,尤其是那些生產大宗貨物的公司。”

          Boston Consulting Group今年2月的一份調查顯示,106名年銷售額超10億美元的美國制造業公司高管中,37%的高管正在考慮或計劃將生產從中國轉回美國,但元件供應因素將有助于使蘋果等制造商依然在中國生產其產品。

          市場研究公司IHS iSuppli分析師托馬斯·狄格斯(Thomas Dinges)表示,“雖然中國勞動力成本上漲,還存在供應鏈問題,重建一個強大的供應鏈比較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面臨高昂運輸費用的公司或從事小批量生產的公司更有可能體會到回歸美國本土生產的好處。

          本土生產的優勢

          拉格林拒絕透露谷歌每臺Nexus Q的生產成本,IHS iSuppli分析師安德魯·拉斯維勒(Andrew Rassweiler)預計,谷歌Nexus Q零部件的花費約為150美元,但同時表示他本人尚未核驗Nexus Q。

          狄格斯預計,從事大批量的亞洲制造商很可能對一臺Nexus Q 收取谷歌8美元的組裝費用,但是美國小型合約制造商可能會收取16美元。

          為了安全和保密,拉格林拒絕透露合約制造商的名字。根據《紐約時報》上周的報道,Nexus Q合約制造商位于谷歌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總部附近。

          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合約制造商Quality Circuit Assembly共有人杰夫·莫斯(Jeff Moss)表示,很多美國公司低估了將生產轉向海外的粗成本,“問題是最初人們只關注單位成本,而不是總成本。你必須把額外交付周期、運費、對亞洲供應商指導費用等計算在內。”

          LED照明燈制造商NeuTex也將核心產品的生產轉回至德克薩斯州的休斯敦。這一家族企業在中國生產核心產品已經四年有余,NeuTex轉回本土生產的原因之一是運輸會造成質量和貨物損壞。

          NeuTex聯合創始人約翰·亨金斯(John Higgins)表示,相比在中國生產,美國本土生產增加了不止30%的勞動力成本,但運輸時間更短、產品瑕疵率更低,自動化生產的程度更高。亨金斯預計,在美國生產后總額外費用下降了約4%,“美國制造”的帶來的效應將抵消新增的制造成本。

          電視配件制造商Peerless-AV由于疲于應對設計創意被非法盜用,最近也將其產品生產從中國轉回至芝加哥。營銷經理Mike Larmon表示,“勞動力成本的增加被所節約下來的設計團隊出差費用抵消掉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深州市| 北流市| 凤山县| 外汇| 屯留县| 平武县| 萝北县| 曲麻莱县| 苗栗县| 新密市| 天门市| 宣威市| 民乐县| 富平县| 工布江达县| 涟水县| 英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武陟县| 鹿泉市| 镇安县| 清丰县| 巢湖市| 葵青区| 城口县| 克什克腾旗| 青阳县| 皋兰县| 泰宁县| 绥阳县| 丰镇市| 茂名市| 叶城县| 乐陵市| 灵宝市| 荔浦县| 贡觉县| 泽库县| 天津市| 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