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光伏企業倒閉引發亞洲制造商擔憂
—— 德國政府將會出臺更為嚴厲的補貼削減政策
許多德國光伏企業已申請破產,這引發了亞洲太陽能光伏企業對德國光伏市場分銷渠道減少的擔憂。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光伏補貼政策對德國國內現有為數不多企業的太陽能光伏市場影響的減輕,德國政府將會出臺更為嚴厲的補貼削減政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1191.htm業內人士稱,在眾多歐洲國家中,德國一直是可再生能源政策的領導者。因此,其他國家也很有可能會效仿德國進行嚴厲的光伏補貼削減政策。
臺灣太陽能企業一直受益于不斷增長的德國光伏市場。此外,臺灣企業與德國企業一向合作密切。然而,由于生產成本較高,德國太陽能企業開始意識到其競爭力的薄弱,這導致了對亞洲企業貼牌生產訂單數量的下降。臺灣光伏企業日益擔心該地區會對德國客戶產生過度的依賴。
由于德國在4月1人實行的大幅補貼削減計劃,德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在最近幾個月內進行了抗議,強烈反對這一政策的出臺。但是,一旦德國太陽能光伏產業萎縮,這一反對的力量也會隨之降低,這會允許政府毫無顧慮地進一步啟動補貼削減政策。
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如果德國政府認為光伏補貼政策不利于保持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強勁發展,那么補貼削減的程度將會愈來愈深。這不僅會影響到臺灣企業收到的貼牌生產訂單,同時中國制造的組件也將會減少德國這樣一個銷售市場。
最近幾個月,四家德國企業包括Solon、SolarMillennium、Solarhybrid和Q-Cells都已申請了破產。據報道,ScheutenSolar也遇到了財政問題,而投資公司SunwayTechnologyInvestment將接管該公司的業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