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夾擊之下 光伏企業尋找代替市場
—— 新興市場政策波動
資金是最大緊箍咒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0805.htm然而,開拓新興市場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莊巖告訴記者,這些新興市場在項目資金上會有很大問題,所以即使新興市場裝機量在今年2季度會上升,但份額也不會突然增長到10%。
目前,向下游拓展才能生存已經成為國內光伏領軍企業的共識,然而,資金問題卻讓企業開發海外項目時心有余而力不足。
資料顯示,2011年四季度各大光伏企業負債情況都令人堪憂,阿特斯負債3.1億美元,負債率66%。尚德負債15.95億美元,負債率165%,英利負債13.46億美元,晶科負債4.47億美元,負債率97%,賽維去年第三季度債務就達27.47億美元,負債率更是高達227%。
一位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就這一行業來說,負債率超過80%都屬于不健康。
祁放認為,資金的困難還在其次,中國企業在拓展海外業務時最缺乏的是對于當地法律和政策的理解。在3月21日舉行的亞洲光伏站上,莊巖特地帶了一對加拿大法律專家現場為中國企業家解答去加拿大投資的法律問題。
祁放說,由于對法律程序和政策不熟悉,導致中國企業在申請項目時常常拖延時間,現在加拿大的電站項目競爭者眾多,中國企業要拿到優質項目非常困難。
而如何適應和創造新興市場本土化的商業模式則是目前各廠商面臨的最大阻礙。對此,各大光伏企業都在摸索方法。“阿特斯今年的目標是控制成本,增加項目開發能力和融資能力。”莊巖表示。
他同時告訴記者,阿特斯對新興市場中高利潤市場的投資會增加,如日本和加拿大。而阿特斯最看好的是利潤率高達50%的離網系統,如印尼的“千島計劃”和日本沖繩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