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中國光伏產業“回家”并非坦途

        中國光伏產業“回家”并非坦途

        —— 目前我國光伏產量已居世界第一
        作者: 時間:2012-03-15 來源:中國經濟網 收藏

          2011年中國企業普遍陷入虧損的泥潭,盡管各企業銷量飄紅,卻因價格的大幅下跌,凈利潤出現嚴重下滑,甚至不少企業虧損連連。如尚德電力2011年凈利潤由2010年的22.08億元,轉為凈虧損8.44億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0233.htm

          目前我國產量已居世界第一,國內生產的產品中“90%要出口到國外,只有10%消化在國內市場”。很明顯,中國光伏產業鏈上的多數企業大多數是在為國外企業“打工”,特別是產業的“兩頭在外”的格局依舊,假如國外光伏行業的相關政策和發展狀態稍微“風吹草動”,國內馬上就陷入困局之中而難以自拔。況且,“兩頭在外”也導致了中國光伏產業鏈失去“定價權”,加上數百家光伏企業一哄而上,擠在國際市場中,其生存境遇也就可想而知。

          中國的光伏組件出貨量占據了全球半壁江山,品牌也是不同凡響(占前十名的大半數),技術上也過得去,依舊生存艱難是因為命運掌握在他人手中。

          2011年有美國7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起貿易申訴,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板施加限制,并征收超過100%的反傾銷關稅。競爭不得力就轉用貿易保護的“大刀”,加上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要求的“301調查”;中國光伏企業想在美國設置貿易壁壘下的市場中求發展,舉步維艱。

          歐洲市場主要問題是由于光伏政策制定的支持在削弱,支持傳統事業的呼聲在增加,加之由于主權債務而引發的融資問題,越發凸顯艱難。中國光伏產業只能無奈地面對當前歐債危機引起歐洲國家太陽能市場的萎縮現況。

          然而,中國光伏的“回家”路也并非坦途。

          上海交通大學馬德秀對國內光伏企業的評點是“中國當今有一半以上的光伏企業處于停業狀態,從"一哄而上"到"一哄而散",制造出的是一場"虛熱"。

          截至2011年,我國光伏企業從2008年不足百家發展到400多家,按照全球的裝機產能,即使加上國內的那部分,再把全球的光伏電池的需求量都包攬下來,不用說消化一半產能,1/3都夠嗆。因此,各地政府發展新能源產業“積極性”過熱的局面必須扭轉過來,資本市場那種“風投”大起吹泡泡的情形要壓住。還有,對于現有產能,假如能夠做科學、合理、有序的整合,對于改變競爭無度、集中力量謀求行業技術再提升是很有意義的。今年政府工作報提到,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建立促進新能源利用的機制,加強統籌規劃、項目配套、政策引導,擴大國內需求,制止太陽能、風電等產業盲目擴張。

          我國光伏要發展、要壯大,除了產業導向之外,還必須發展其下游產業鏈,擴寬其運用和發展空間。同時,發展光伏產業必須注重資源與環境保護,不能打著新能源的名義污染環境,過度耗費資源。“生產的排放有毒物質、用電量過大、以及某地生產廠附近,由于四氯化硅和氯化氫的排放而導致周圍寸草不生”。

          光伏產業作為一項新興產業,其遠期前景還是令人充滿期待的。從行業發展的眼光看,競爭力不是唯一的關鍵,更在于整個市場的進步。



        關鍵詞: 光伏 多晶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蓬安县| 通河县| 六安市| 彩票| 阿城市| 南平市| 潮安县| 临泉县| 商洛市| 云梦县| 太仓市| 彰化市| 瑞金市| 漳浦县| 安国市| 万州区| 庄河市| 汶川县| 闽清县| 沈阳市| 大悟县| 民丰县| 响水县| 宜宾市| 长武县| 晋城| 崇明县| 岳阳市| 台江县| 五家渠市| 武强县| 杨浦区| 乾安县| 忻州市| 南投市| 临沧市| 茂名市| 宜黄县| 斗六市| 崇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