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雙反星火可燎原 政策和風暖人心
2011年10月19日,七家美國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申請,要求對中國75家光伏企業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并采取貿易限制措施。11月9日,這7家美國太陽能電池生產商試圖將自身破產責任嫁禍于人的伎倆終告得逞,美國商務部正式發起了針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產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6897.htm此次“雙反”調查,直接源于美國三家光伏企業連續倒閉。 2011年9月1日,曾被寄予厚望的硅谷太陽能新星Solyndra宣布申請破產保護,1100名員工遭解雇。在此之前,兩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EvergreenSolar和SpectraWatt分別于8月15日和19日相繼申請破產保護。
三家企業在一個月內連續倒閉,驚動了美國政商兩界。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主席亨利公開表示,美國正面臨失去清潔能源領導地位的危險。三家企業在破產聲明中,都將公司崩潰歸咎于全球需求下降及競爭過于激烈,特別是來自中國同行的競爭。
“雙反”立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美國光伏業的現狀確實不容樂觀。從8月份以來,美國除了三家光伏企業倒閉外,更多的企業采取了減產、裁員,想方設法熬過寒冬。美國太陽能廠商聲稱,中國生產商以大幅降價和美國同業搶生意,這些生產商在中國獲得了大規模的現金津貼及其他補貼,使得美國光伏業在中國企業面前失去競爭力。美國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SolarWorld總裁Gordon Brinser在提請申訴后召開的記者發布會上稱,“讓我們把話講明白。中國對我們的市場有一個計劃鯨吞蠶食。”
根據浙江光伏中小企業聯盟提供的數據,在浙江374家中小光伏企業中,至少有50%處于半停產狀態,而在拉晶和切片等環節,停工的企業甚至達到70%-80%,甚至已經破產轉行的企業也不在少數。此外,能顯示目前光伏行業不景氣的還有產品價格。在2010年年初時,國內普通光伏組件的價格穩定在12元/瓦左右,現在則跌到了6.5元/瓦不到,下滑幅度將近50%。截至目前,光伏產業利潤率已從139%下滑到20%。
在這種“痛苦”的局面下,又從大洋彼岸傳來了壞消息。歐洲市場的不景氣已經讓中國光伏業“步步驚心”, 而此時美國這個全球第四大光伏市場,又在醞釀針對中國光伏業的“雙反”調查。11月9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這是美方首次針對中國清潔能源產品發起“雙反”調查。美國商務部11月10日表示,將調查中國公司在美以不正當的低價銷售太陽能電池板,以及是否獲得不合法的政府補貼。
同時,此番“雙反”立案又將進一步加重市場對其前景的擔憂情緒。要知道,一旦“雙反”獲得通過,我國太陽能電池產品在美售價將遭受加征100%關稅的無端懲罰,這對于“市場在外”的中國光伏業而言無疑會是一場災難,整個行業都被推到了懸崖邊緣。
有業內人士表示,若此次調查一旦認定申訴請求,中國光伏企業面臨的可能是高達100%的反傾銷稅。美國市場的大門基本就此向中國光伏企業關閉了,這將給中國光伏產業以致命的一擊。
由于光伏業處于低谷期,加上中國龐大的產能需要歐美市場消化,因此,一旦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將讓中國光伏業雪上加霜。而更讓中國光伏企業擔憂的是,目前歐洲經濟也不景氣,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跡象明顯,如果歐洲效仿美國也對中國光伏產品采取制裁,那對中國光伏業而言無疑就是滅頂之災。
中國光伏業目前的處境,從近期的兩則傳言就能窺斑見豹。繼國內排名第二的光伏組件廠商江西賽維LDK在國慶前后被傳有可能申請破產保護之后,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廠商無錫尚德電力在半個月前也傳出了“將會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盡管上述傳言都被雙方予以否認,但兩大國內標桿企業先后陷入破產傳聞,使得光伏行業風聲鶴唳,足以讓同業者感受到徹骨的嚴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