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外侵內擾”下國內LED芯片企業如何夾縫求生

        “外侵內擾”下國內LED芯片企業如何夾縫求生

        —— 國內LED芯片投資過熱
        作者: 時間:2011-11-30 來源:半導體制造 收藏

          如何產業化、規模化、效益最大化成為了當前中國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在技術層面來說,雖然國內已經達到110lm/W-120lm/W的研發水平,但能夠大批量生產的企業卻屬少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6526.htm

          “技術不是決定企業成敗的唯一關鍵,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最重要的要看其在量產良率、品質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競爭力。”有專家坦言。

          2010年中國行業總產值達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0%。2010年,中國LED芯片企業一掃前幾年各企業平均增長速度在10%以下的困境,大部分規模企業銷售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

          2010年中國前十名LED芯片企業總銷售額超過27億元人民幣,占2010年中國LED芯片行業總產值的近70%。中國前十名LED芯片企業的銷售額都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大部分是中國的老牌LED芯片企業,其中前七名企業的銷售額都在2億元人民幣以上。由此可見,我國LED芯片企業生產規模小。

          LED芯片是技術門檻非常高的產業,重要的是要有人才隊伍的保證,目前國內這方面的人才非常的欠缺。因此,今明兩年行業內將會加速整合,就像10年前臺灣企業一樣,最后剩下的可能就是6-7家企業,不排除部分企業有爐子而不能開工,爐子的折舊成本很高,不能產出高品質產品的企業可能會面臨被淘汰。

          4、80%大功率芯片依靠進口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中國LED芯片企業開始飛速發展的開始,1998年中國僅有3個相關企業,1999年增加到9個。1999-2009年每年都有2-7個企業進入LED芯片行業。目前,國內芯片廠商大概近百家,其中三安光電、乾照光電、浪潮華光、迪源光電等走在前列,各LED芯片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其中,廈門三安光電側重于小功率LED背光和顯示屏市場,杭州士蘭明芯、武漢華燦聚焦LED戶外顯示屏市場,廈門乾照光電則專攻紅黃光芯片。

          目前,國內很多LED企業已經掌握小功率芯片技術,但其高亮度產品的性能仍然落后于世界的領先水平,80%的大功率芯片還得依靠進口。國內LED芯片企業只有武漢迪源、廣州晶科、西安華新麗華等專注于大功率芯片生產,國內20%的大功率芯片主要由迪源光電供應。

          大功率LED芯片對外延材料要求很高,如果材料生長質量不高,就會導致芯片轉換效率不高,熱量多。除了外延材料問題之外,大功率芯片的主要技術難點還有二次光學設計、散熱設計和電源系統設計等。同時專利阻礙國內企業在大功率LED芯片趕超、LED專利問題是制約我國LED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LED產業要想在全球有影響力,必須發展自主專利技術。但專利問題也不僅僅是芯片水平的核心問題,還是外延片、芯片的工藝制程的能力問題總的來說。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LED芯片 MOCV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班玛县| 海城市| 巧家县| 平原县| 木兰县| 商丘市| 平定县| 阿瓦提县| 清流县| 临澧县| 罗城| 乌海市| 乐清市| 农安县| 龙海市| 连云港市| 吉林省| 安泽县| 昌图县| 峨山| 寻甸| 若尔盖县| 宁乡县| 五大连池市| 卢氏县| 福州市| 庆阳市| 夏邑县| 白沙| 齐河县| 游戏| 新野县| 治多县| 景谷| 乌鲁木齐市| 商南县| 灵石县| 杭锦旗| 东丰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