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電視退換貨有“新細則”
近年來,平板電視以其輕薄的“身材”不斷搶占市場份額,并已經取代傳統CRT電視機成為市場主流。與此同時,由于市場的推進速度遠超我國電視機相關規定的制定速度,平板電視曾一度成為家電售后維修服務中的盲點區域。在今年,國家質檢總局完善了相關政策,而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牽頭制定的行業指導細則也在近日正式發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6169.htm業內人士表示,近期發布的指導細則并沒有強制力,只是對行業規范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具體的實施仍然要看各地區的協調情況。記者從上海交家電協會處得知,上海早在2007年就已經有類似的地方性暫行規定,并在去年進行了完善,這些規定已經獲得了廠商們認可。
平板電視修理曾是“雞肋”
在平板電視登陸市場的初期,由于其體積與成本的大部分都集中在巨大的顯示屏上,一旦最容易損壞的屏幕出現問題,消費者就得擔負整機價格一半以上的高昂維修費用。對于銷售者和生產廠家而言,上游的顯示屏廠商借著平板電視維修政策的缺失不愿提供包修,因此他們也沒有辦法擔負起相關責任。
在這種情況下,三包協定一度幾成廢紙,對于平板電視的售后投訴也是不斷。許多消費者認為與其花上原始價格60%—80%的費用進行維修,還不如重新購買。
今年,國家質檢總局將平板電視機與顯示屏等部件全部歸入了 《實施三包的部分商品目錄》,其后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牽頭制定的 《平板電視機修理更換退貨責任實施細則》也隨后發布。在這些政策中,傳統CRT電視之后新興種類的電視都有了具體修理更換退貨規定,并明確對上游部件生產商、整機制造商與銷售商的責任進行了劃分,避免“踢皮球”。
同一部件修理超兩次可退換貨
細則推出后,仍有相當多的消費者對此并不知情。一些商家對于維修能拖則拖,甚至采用“無盡的維修”策略,讓消費者失去耐心最終選擇放棄。上海電子產品維修服務協會執行秘書長黃建平表示,行業協會此次推出的細則實際上并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強制性,只是為平板電視售后服務的行業規范提供政策性支持,具體如何實行以及有多少商家愿意配合,都要看各個地方的具體協調與本地化應用。
不過,上海的平板電視早就已經實行了類似的售后規定。“其實相關售后條例的發展一直都落后于市場的變化,所以我們很早就已經制定并執行了類似的規定。”上海交家電協會秘書長韓建華在接受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一直是平板電視發展的成熟市場,因此對公平合理的售后服務需求一直很高。為此,在2007年時,上海地區就已經執行了地區性的 《平板電視售后三包暫行規定》,并在去年對規定進行了細化。我們很早就將等離子和平板液晶電視歸入了三包條例,規定三包有效期為整機一年,主要部件三年。
對于該暫行規定有多少強制力,交家電協會方面稱,該規定是通過與協會下屬的各廠商通氣后才制定的,已經過雙方的協調。既然商家已經承認了暫行規定,那么就得遵守規定,提供完整和公平的三包規定。記者也從滬上家電賣場處得知,平板電視的屏幕如果是非人為損壞的,那么就肯定會在三包協議的范圍內提供免費維修。同時,如果同一部件修理兩次還是不能正常運行,消費者就可以選擇退貨或是換貨,而且這些規定確實已經執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