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編輯觀點 > 云起 無線互聯何去何從

        云起 無線互聯何去何從

        作者:李健 時間:2011-09-2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半導體的無線大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4033.htm

          巨大的現有市場和無限的成長空間,讓半導體巨頭們紛紛將自己的核心業務捆綁在無線相關的半導體應用中。

          縱觀目前世界前20大半導體公司,對比10年前的排名,我們明顯可以發現幾乎絕大多數企業都有無線相關的產品,而至少4家企業主打的產品就是無線,并因無線技術的飛速發展躋身20大。在未來的無線市場競爭中,巨頭的愈戰愈強和新銳的異軍突起都是改變半導體產業格局最重要的劇本,而其中最熱鬧的就是前面提到的移動處理器的諸侯爭霸戰。可以說,如果我們大膽去預測一下10年后的半導體20大公司,現有的20大中無線相關業務不夠出色的企業將很可能就此消失,而一些新興無線及相關應用的企業將填補進來。

          從最典型終端的各種便攜器件到發射端的RF和天線技術,再到各種基站和接入點,最后匯總到服務器端的數據處理和存儲,整條產業鏈都因為無線技術而瘋狂。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10年前,說到半導體霸主Intel最頭疼的敵人,也許是他們自己,也許是那個叫AMD的對手,但現在,連Intel自己都承認他們最大的目標是另一個以A開頭的公司,叫ARM,這家處理器IP授權公司雖然規模上遠無法跟Intel相提并論,但卻是Intel拓展移動互聯戰略最高大的“墻”,而促使ARM壯大成長的正是移動便攜處理業務。另一個曾經Intel的對手同樣加入了移動處理器產品的競爭,那就是NVIDIA,雖然Tegra系列進入市場較晚,但依靠自己的GPU開發能力和巨額的資本投入,NVIDIA專門為Tegra系列配置了基帶,目標就是要更好地提升該平臺的競爭實力。

          

         

          相比于處理器等數字部分,模擬市場的競爭似乎冷清了許多,但重要性一點也不落下風。飛思卡爾高級副總裁兼射頻、模擬、傳感器部門總經理Tom Deitrich就表示,功率發射市場的增長將隨著無線流量的增長等比例遞增,特別是多重制式、高帶寬和預制Doherty的發射系統將成為市場主流,而娛樂和各種無線應用讓傳感器在各種智能終端的應用前景非常光明。ADI 公司線性與射頻產品部副總裁 Peter Real 表示:“下一代無線設備設計師一直致力于減少元件數量和降低系統成本,同時確保不犧牲性能。所以,ADI的RF器件能夠幫助以往受使用眾多分立電路約束的射頻系統設計師解決復雜的集成挑戰。利用這些高度集成和高度靈活的單片 RF IC,他們如今能夠實現新的性能和成本效益級別。”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彝良县| 千阳县| 梁河县| 西畴县| 东源县| 海原县| 偃师市| 资中县| 深水埗区| 湘潭县| 腾冲县| 澎湖县| 灵武市| 万山特区| 罗城| 安泽县| 澜沧| 香格里拉县| 沙湾县| 万源市| 兰考县| 长治县| 吉木乃县| 秦安县| 湛江市| 平遥县| 神木县| 阜南县| 台中县| 福清市| 榆中县| 太湖县| 鄂温| 呼玛县| 射洪县| 建水县| 外汇| 五峰| 平泉县|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