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將以RGB+W方式將液晶面板功耗減半
由于智能手機大受歡迎,中小型面板市場的需求持續旺盛。在高精細面板技術開發上領先的日本面板廠商,其生產線一直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據美國DisplaySearch介紹,2011年有源矩陣型中小型面板市場的供貨金額將比上年增長39%,達到約303億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3384.htm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日本國內廠商正在開發提高了附加值的中小型面板。例如,索尼2011年8月發布了在每個像素中除通常的RGB外又追加了W(白色)的液晶面板模塊“WhiteMagic”。計劃由其子公司索尼移動顯示器在2011年內開始量產。
索尼開發品的W部分因沒有彩色濾光片,因此可以提高面板的透射率。由此,即使將背照燈的亮度減半,面板畫面也可實現與原產品基本幾乎的亮度。反過來說,如果背照燈的亮度與原產品相同,則畫面亮度可提高至約2倍。索尼開發的640×480像素3英寸試制品的功耗,在畫面亮度與原產品同為470cd/㎡時,為225mW;在亮度提高至原產品2倍以上的1000cd/㎡時,為400mW。
為RGB追加W時面臨的課題之一是畫質劣化。如果只單純追加W,“影像的對比度感較低”(索尼)。因此,通過開發“用RGB+W四色的組合形成與RGB三色相同的顏色”(索尼)這一自主算法解決了該課題。
另外,日立顯示器2011年7月發布了可裸眼觀看三維(3D)影像的4.5英寸液晶面板模塊。采用通過液晶分子的配向控制來改變折射率的“液晶透鏡”,實現了裸眼立體觀看。在顯示面板的前面,配置用來形成液晶透鏡的面板。不形成液晶透鏡時,可顯示普通的二維(2D)影像。計劃在2011年度內量產。
日立顯示器稱,因液晶透鏡“起著聚集背照燈光線的作用,因此與2D顯示時相比,3D顯示時可提高亮度”。開發品的亮度在顯示3D影像時為470cd/㎡,高于2D顯示時的400cd/㎡。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