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材料產業打造南北基地 發展迅猛
日產淡水5萬噸的曹妃甸海水淡化項目有望在今年9月正式投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2831.htm藍星東麗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為該項目提供脫鹽用的核心元件——反滲透膜。
作為北京市重點培育的新材料企業之一的藍星東麗,其反滲透膜項目改變了我國高端反滲透膜分離產品嚴重依賴進口的歷史。
六領域獲突破
北京是我國新材料產業的重要集聚區之一,經過“十一五”時期的高速發展,北京已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新材料產業體系。
截至2010年底,涉及新材料企業總數超過1300家,集中上市企業15家,分別是中科三環、安泰科技、北新建材、有研硅股、北礦磁材、東方雨虹、當升科技、鋼研高納、三聚環保、北京利爾、康得新、碧水源、樂普醫療、藍星清洗、有研億金,數量居全國之首,2010年這15家上市公司的銷售收入約300億元。
《北京市基礎與新材料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0年)》(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新材料產業作為北京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領域之一,產業門類豐富、產品種類繁多,涉及電子信息材料、磁性材料、生物醫藥材料、節能環保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多個領域。
報告指出,近年來,北京市新材料產業在六大領域蓬勃發展。電子信息材料領域,北京在單晶硅和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及部分集成電路輔助材料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北京在稀土永磁材料的科研技術和產業實力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生物醫用材料領域,北京在介入性生物醫用材料方面發展迅速,其中有研億金的腔道內支架占行業30%~40%市場份額,安泰科技的銀汞齒科修復材料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60%。節能環保領域,安泰科技成為全球第二大非晶微晶帶材制造商。高性能結構材料領域,北京擁有良好的科研基礎,產品用于航空航天、交通運輸、能源資源、國防軍工等領域,銷售收入占新材料產業總量的20%。新能源材料領域,鋰離子電池已初步形成了包括正極、電解液、隔膜等相對完整的配套支撐體系,產品產量、技術成果均居全國前列。
南北基地成形
北京新材料產業的主要特點是科研技術實力雄厚,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一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截至2010年,北京從事新材料研究開發的主要研究機構約有200余家,擁有國家級及市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推廣中心等新材料研發機構100多個,中央在京材料科研單位約占全國總數超過40%,從事新材料研究開發的科研人員約1.5萬人,占全國總數的15%。
2010年,隨著北京石化新材料基地被正式授予“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新材料產業在北京已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南部形成以燕山石化為龍頭,石化新材料基地為主體、高度集聚的石化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北部形成以中關村永豐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為核心,特色新材料企業星羅棋布的新材料產業帶。
記者從北京市經信委基礎與新材料產業處了解到,北京市新材料行業今年的發展重點已定,將著力發展納米級集成電路加工需求的高純試劑和高功能型的光刻膠產品等電子專業化產品;重點發展稀土永磁和軟磁材料及器件,培育或引進液晶顯示面板關鍵材料;支持開展新型生物材料研發和新產品的產業化試點工作;實現鋰離子電池材料本地供應,發展大型風機葉片、太陽能電池基板玻璃為風電、太陽能裝備提供配套;推進石化新材料、非晶微晶帶材、創新型綠色化工產品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