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老大惠普宣布放棄PC業務
在上周五的財報會議上,惠普突然宣布三個重要決定:剝離PC業務、關閉WebOS的硬件業務、102億美元并購英國第二大軟件廠商Autonomy公司。這意味著,惠普未來將專注于軟件領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2809.htm又一家向蘋果投降的公司
消息宣布后,全球科技界驚呼:連這家擁有72年歷史的老牌科技企業都要進行重大改革,將公司業務重點轉向軟件產業和企業用戶,這反映出傳統PC產業正在迅速走向末落,單純的PC廠商和單純的手機廠商已經難以獨立生存。
加上一周前谷歌宣布收購摩托羅拉,不少人認為惠普已成為另一家向蘋果投降的公司。在短短幾年中,蘋果靠iPAD促進了手機和PC行業的融合,而惠普僅僅在不到兩個月之前才推出他們的第一款平板電腦,在轉型之戰中已經一敗涂地。隨著PC毛利率一再降低,使得惠普等傳統廠商已經很難繼續留在PC領域掙扎。
連鎖反應
下一個出售PC業務的是戴爾?
從業績看,雖然目前惠普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廠商,市場份額近18%,但惠普PC業務已連續三個季度營收同比下降。本季度同比下降3%。
全球第二大PC廠商戴爾本周早些時候公布的上一季度財報顯示,消費類PC業務的運營性利潤率僅為2.5%。
市場前景也不樂觀。全球數據機構IDC上月表示,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增長2.6%,低于該公司此前預計的2.9%。
其實,在率先意識到PC產業的長期困難后,IBM于2005年將旗下PC業務出售給了中國聯想集團。更早之前,包括康柏、Gateway和Packard Bell在內的其他美國PC廠商也都或被收購、或逐漸退出了該市場。
人們也在猜想:下一個出售PC業務的對象會是誰呢?就在上周,戴爾首席財務官布賴恩·格拉登也表示,該公司已經停止生產、銷售部分消費電子產品,因為消費業務比預期的要疲軟。
預測
誰最可能成為
接手惠普的買家?
惠普每年的PC發貨量約6400萬臺,其個人系統部年營收達410億美元,如果拋售這項業務,誰會接盤?國外分析師指出,中國聯想和韓國三星可能成為惠普PC業務的最大潛在競標商。
國外分析師認為,剝離后的PC業務由于銷售渠道和元器件采購方面的優勢不再,很難與宏碁等低成本電腦廠商競爭,因此,PC行業的現有廠商最有可能成為買家。
如果三星收購惠普PC業務,按營收計,收購后它將繼續鞏固最大電子制造商地位。聯想接盤的可能性也很大。從收購IBM PC起,聯想今年又收購日本NEC和德國的Medion。聯想集團此前也一直表示不排除收購機會。不過,聯想集團新聞發言人陳丹青表示,對惠普一事無法發表任何評論。
不過,如果市場上沒有出現新的PC廠商,或惠普沒有能將PC業務出售給另外一家制造商,其他公司將增加產量,填補由惠普留下的市場空白,例如華碩、三星和聯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