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市場下行 國際光伏資本向國內回流
8月1日我國新公布的光伏上網標桿電價,迅速吸引了投資者的眼光。“我們正在中國的一些地區進行考察,尋找可能的合作伙伴。”泰豐資本投資董事總經理丁冠杰表示,最新出臺的上網電價將使他們重新評估在中國的投資機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2321.htm此前,泰豐資本在意大利進行投資的RTR現在已成為意大利最大的光伏發電企業。RTR的主業是運營光伏電站,目前在意大利有75個規模不等的光伏電站,其收入的80%~85%來自上網電價,是意大利實施光伏補貼計劃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
RTR的CEO Paolo Lugiato就認為,標桿電價的出臺,將使得中國光伏市場進入一個發展的快速道。
上網電價推動光伏井噴
能源與戰略集團2011年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0年光伏電站在意大利的內部回報率為14%~17%之間。而這個數據在德國僅為3%~8%。
“意大利的光伏企業也走過了一條類似的產業發展之路。”Paolo Lugiato對記者說,光伏電站的高投資回報率重要來源在于意大利政府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上網電價。
事實上,意大利在太陽能光伏領域的規模化發展始于上世紀90年代。在當時政府的資助下,一度裝機容量達到25MW。但后來由于缺乏進一步的市場扶持政策,這一發展陷入停滯。
直到2001年,在一項名為“一萬光伏屋頂計劃”(10000 Tetti Fotovoltaici)的推動下,意大利政府和私人集團開始共同涉足開發這一領域,這項計劃目標是在5年內建設一萬套光伏發電系統,其中在私有住宅與建筑物上安裝9000套和在公共建筑物上安裝1000套,政府補貼以向光伏系統生產商發放的形式實現。這與國內前兩年幾部委聯合推出的“金太陽”補貼政策如出一轍。
2005年7月28日,按照德國的模式,意大利政府制定并公布了新法令《能源鼓勵基金》(ContoEnergia),啟動了全新的上網電價補貼政策。這一補貼政策極大的促進了意大利的光伏產業發展:在2005到2006年年初這一階段,意大利就提交了裝機容量達388MW的光伏系統項目。
2007年2月19日,意大利政府對《能源鼓勵基金》作出了修訂。新版的政策對上網電價進行調整的同時取消了單個電站1MW的規模限制,還取消了每年85MW的新增容量上限,而且現場消費的光伏電力與上網光伏電力一樣可以獲得上網電價的補貼。對于上網電價的調整標準將在2010年年底不變。這次修訂使得意大利的光伏裝機容量在2008年底迎來了一次爆發,超過了300MW。
限制裝機容量避免投機
“在過去的幾年間,正是由于意大利政府提供的補貼政策有一個穩定的趨勢,這就使得我們能夠確定一個較為明確的發展步驟,越快并網越好。”PaoloLugiato說,意大利的光伏產業政策對于剛剛啟動的中國市場而言,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即政府的政策需要相對穩定,給予企業明確的預期。
不過,在意大利成為歐洲第二大太陽能光伏市場的同時,意大利政府開始擔心市場過熱而引發投機性投資行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