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的明天
在431公里/小時的列車高速行駛過程中,前后不到一分鐘,大片下載完成,平均下載速度為60M。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0978.htm上海磁懸浮列車起點站龍陽路站到終點站浦東機場共約20公里,7分鐘就可到達。在這段路程中,華為沿途部署了12個LTE基站,展示了最新的LTE(4G)技術。
在3G已經成為現實的今天,未來的移動生活其實已經悄悄走近,4G生活并不太遠了。
去年11月底,ITU無線通信部門(ITU-R)在瑞士日內瓦會議上對4G技術進行重新評估,ITU公開表示,目前常規的LTE、HSPA+、WiMAX以及“甚至被我們廣泛認作是從3G演變而來的技術”都已經可以打上4G網絡的標簽。
關于4G的探討已有近十年,尤其是3G已經應用之后,何為4G的爭論一直在進行中。盡管如此,但心急的運營商早已經根據3G技術的正常演進開始升級網絡,如LTE、HSPA+,只不過,這些都被冠以 “準4G”標準。這一次,ITU對4G技術進行了擴展, 曾經的“準4G”也被歸為了“4G”范圍。
這一下,點燃了整個業界的4G熱情,4G進程突然加快。全球各大運營商都開始積極備戰4G網絡。像Verizon無線推出了10款 LTE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熱點設備,準備加速自己的4G步伐。此外,T-Mobile公司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4G網絡HSPA+,今年年底將完成100個城市的網絡部署。而華為、愛立信等各大設備廠商早已經開始從設備層面支持運營商的網絡建設。
前不久,上海貝爾宣布與中移動在上海部署的TD-LTE試驗網上順利實現了首個呼叫,中移動將大規模部署TD-LTE試驗網,覆蓋6大主要城市,為數百萬用戶提供高速應用及業務。而中聯通也決定在全國56個城市建設HSPA+,這意味著傳輸速率將從7.2兆提升到20兆以上。
除了運營商網絡的4G邁進之外,終端廠商在4G上的飛快進展更讓消費者離4G的明天更近了一步。
今年初,HTC、摩托羅拉、三星等多個廠商都發布了數款支持4G標準的智能手機,如,摩托羅拉的Droid Bionic手機,支持最新的4G移動網絡技術,HTC Inspire 4G則是美國市場第一款采用HTC Sense UI并支持htcsense.com云服務的產品。
不僅如此,摩托羅拉以雙核移動產品打破了智能終端與PC電腦之間的界限,并形成新的終端領域。以ATRIX 為例,這是全球首款雙核雙系統的“平板-電腦”的超級合體,可將筆記本電腦的運算功能、智能手機的功能和3G網絡的速度相結合,擁有2倍的網絡瀏覽速度和更佳的游戲體驗。如,Atrix 4G 手機ME860,配上PC塢站, 這款手機就成了筆記本電腦,當這款手機可與電視相連,則成為家庭多媒體中心。
“智能手機不再是手機,而是移動PC‘主腦’,充分延展智能手機功能。”在摩托羅拉的設計中,ATRIX插在僅有屏幕和鍵盤的外設上,通過其雙核處理能力即可完全達到移動PC的功能,同時還具備3G上網與手機操作功能。
當下的手機仍以通話為主、上網為輔,但未來的手機卻是可以把人隨時隨地“粘”在網上。
今年2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密歇根州發表 “無線網絡創新與基礎設施建設”的演說時表示:“對我們的家庭和企業來說,4G是下一個火車站、下一個匝道。我們將以此激發新創造、帶來新投資、創造新崗位。”
奧巴馬規劃的4G路線圖是這樣的:到2016年使98%的美國人享用4G網絡。同時,美國政府宣布在這個計劃上投資150億美元,其中100億美元用于發展公共安全機構的全國性寬帶網絡;另外50億美元建設基礎設施,以幫助鄉村地區接入高速無線網絡。
未來的4G時代,視頻通話、高清電視、互聯網游戲、電影下載等對速度要求很高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將一馬平川,甚至,作為隨身攜帶的通信產品,手機將成為一個人的所有信息中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