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應加快國內應用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最具可持續發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之一。自今年日本強震引發福島核事故以來,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決定減少或關停核電站運營,我國也及時暫停已批和在建核電站項目,光伏發電再一次被寄予厚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0413.htm光伏發電是新能源首選
最近10年,太陽能光伏市場的年均增長速度在40%~45%。201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產量更是達到21GW,比2009年的10.5GW翻了一番。“如果太陽能光伏產業保持每年30%的平均增長速度,到2020年,全球的太陽能光伏裝機總量將達到400GW,太陽能光伏將成為全球主流的新能源。到202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量將滿足98%人口的用電量。”應用材料公司應用太陽能總裁查爾斯·蓋伊博士表示。
賽維LDK太陽能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佟興雪說,今年以來,特別是日本發生福島核事故以來,各國相繼出臺政策延緩核電發展,鼓勵發展其他替代新能源,包括日本在內的很多國家在政策上更加向光伏發電傾斜,這對光伏企業來說是相當有利的。洛陽中硅副總經理嚴大洲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地震后,尤其是日本核電站泄漏事故,使得核電發展受到廣泛質疑,核電的不安全性導致新能源產業發展調整結構。多個國家及時暫停已批和在建項目,全世界都在重新審視核電站安全,同時尋找可替代的清潔能源。而太陽能光伏發電由于具備清潔、安全、長壽命的特點,未來將受到更廣泛的關注,必將迎來良好的發展契機。
大全新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姚公達博士表示,太陽能光伏產業是一個新興的能源產業,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離平價上網越來越近,而每一次成本的降低都將激發新的市場需求。“全球的能源需求仍然在不斷增長,中國的能源需求在近期還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在這樣的背景下,太陽能光伏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市場是巨大的。”姚公達說。
上下游全力降低成本
業內人士表示,建立一個有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必須依靠成本的不斷降低。近幾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通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不懈努力,不斷提高轉化效率,優化生產工藝,實現規模效益,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急劇下降,已從去年的1.5元/瓦下降到今年的1.1元/瓦,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有望早日實現。
目前,我國在太陽能光伏產業鏈的多晶硅和生產設備環節已經為降低光伏發電成本作出了突出貢獻。姚公達說,近年來,我國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光伏面板制造大國之一。
作為光伏產業鏈中的上游環節,多晶硅材料企業對產業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一流廠商的制造成本已經能夠做到30美元/公斤左右,在質量上也達到太陽能國標一級標準。
我國成為世界光伏太陽能電池最大生產國還得益于國產裝備迅速崛起,國內設備廠商提供大量性能優良,價格便宜的裝備,打破了光伏產業裝備技術依賴進口的局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所副所長伍三忠表示,通過近幾年的自主創新,他們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光伏裝備制造商,能提供晶體硅體太陽能電池制造產業鏈上的硅片加工設備,如鑄錠爐、多線切割機等;電池制造設備如清洗/制絨機、擴散爐、等離子刻蝕機、管式PECVD、石英管清洗機、絲網印刷機、高低溫烘干燒結爐、自動分選測試儀等,并能為國內外光伏企業提供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制造成套裝備和工藝解決方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副所長裴二章告訴記者,經過數年的艱苦努力,我國光伏設備企業已具備太陽能電池制造整線裝備能力。他們生產的DXQ-601型太陽能多線切割機已批量進入國內材料加工企業,切割硅片TTV指標小于10微米;太陽能電池片印刷線也已在國內知名廠家的生產線上與國外設備并線使用。
“今后我們將以提高電池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節能環保為發展目標,進一步提高設備的可靠性、自動化程度。”裴二章告訴記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