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迷霧中的電子供應鏈
面對已經走近我們的2011,電子產品供應鏈面臨哪些新的問題,企業又需要哪些具體的策略轉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7283.htm2011注定是迷霧
在手上的訂單沒有完全達到年初既定的目標以前,2011年對每家企業而言都注定是個問號,甚至嚴重點說在回款額沒有達到年初目標之前都不能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再危言聳聽點的說法是,沒有走完2011年最后一天,是很難評估企業這一年究竟收獲的是盈利還是虧損。
也許很多人會說,現在還處在經濟危機恢復之后的上升期,整個行業自然會節節攀升,何來此悲音?我不否認具體到某些企業2011年會氣勢如虹,但對于整個行業而言則未必如此光明。
首先,明年半導體市場的增速平均預測只有個位數—5%以下,這個的背后是對整個消費市場需求的預期缺乏動力支持。問題遠非這么簡單,之前的文章也分析過,經濟危機之后半導體供應逐漸恢復,供貨周期逐漸向正常靠近,再加上所謂賬期的變化,2011年對分銷商而言注定是個回款被稀釋的年份,再考慮到個位數的整個行業增長,幾乎整個分銷產業并沒有太多增長的利好消息(相比于2010的豐厚年景)。
其次,2011年整體的經濟形勢將極大左右分銷供應鏈的變化。雖然表面上經濟在逐步恢復,但現在依然沒有明確的跡象表明經濟已經完全擺脫危機帶來的影響,2010年多個國家相繼爆出的金融問題已經敲響了警鐘,2011年注定不會平靜,很多經濟增長的動力已經被2010年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問題所抵消。整體經濟是在沉重負擔中前行,還是被這些負擔壓垮,直接影響了整個市場對半導體產品的需求。
最重要的一點,如何才算盈利,又如何才算增長?盈利這個似乎好說,表面上看只要最后核算支出之后的賬面有盈余就可以稱為盈利,那么增長呢?僅僅盈利數字比去年高就一定是增長么?目前,一個可怕的問題是貨幣的價值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因此你的企業盈利相比于去年并不是高了就一定是企業增長了,因為這其中需要參考很多貨幣價值的因素進行衡量。什么是實際意義的增長?是你的企業盈利增長跑贏貨幣貶值速度再加上銀行利率!
保持沉著心態應戰
對于每家供應鏈上的具體企業而言,不管年景如何,每一年都是對企業管理的極大挑戰,甚至可以說有時候好的形勢反而不利于企業做出最合適的發展戰略判斷。因此,面對這樣一個琢磨不定的形勢,最主要的是首先保持一個沉著冷靜的心態去分析自己面臨的問題以及供應鏈上存在的機遇,從而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在某些機會面前主動出擊還是先堅持以我為主,保持觀望的態勢。
供應鏈風險
對于電子產品分銷商而言,越是迷茫的形勢,供應鏈風險的指數就會越高。因為這種情況下存在的問題是兩個方面的:一是經濟形勢的發展高于企業的預期,服務的客戶可能面臨嚴重的缺貨情況,這時侯,客戶不得不轉向其他競爭對手尋求補貨,從而給了對手搶奪自己客戶的機會,明顯不利于既有客戶的穩定;另一方面是企業預期高于經濟形勢發展,客戶的訂單銳減,自己手中積壓大量的產品無法消化,或者囤積在庫房等著自己的資本貶值,或者只能緊急尋找新的客戶散出這些積壓貨品,不僅費時費力費成本,而且存在極大做虧本買賣的風險。
當然,許多分銷商已經很早就注意到這一點,比如與大客戶進行深度合作,從客戶產品研發就早早介入,對客戶產品有了深入的了解,輔以通過科學的供應鏈管理和客戶關系管理軟件,制定自己的產品進貨周期和數量,實現成本和利潤的最優配比。然而面臨經濟形勢變化莫測的形式,僅僅這些還不夠,因為客戶的需求也是被迫根據市場發展趨勢隨時調整的。
作為在供應鏈中處于中間環節的分銷商而言,防范供應風險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采購端
1. 爭取將電子器件的采購從成本為中心到利潤為中心的轉移,力求做到每次采購并不是在成本最低點實現而是在利潤最高點實現,從而盡早獲取某款產品的高利潤,確保此產品的整體利潤額度。
2. 從關注價格到關注總成本,也就是關注從每單貨品的進貨開始直到全部售罄的整個過程的成本支出進行有效管理和科學規劃。
3. 降低對絕對價格的依賴,轉而注重采購競爭優勢的建立,即采購來的產品并非一定要價格最低,而是價格最具有競爭優勢,即使面臨庫存壓力,依然有可能處于產品的旺盛銷售期,從而避免庫存風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