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市場強勁回升 下半年發展面臨挑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2601.htm
作為生產變壓器主要原材料,冷軋取向硅鋼片正面臨全球缺貨的危機。在國內只有武鋼一家生產變壓器用冷軋取向硅鋼片,武鋼的年生產量只有不到30萬噸,而我國變壓器企業一年的需求量在60萬噸,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很高。世界范圍內,能夠生產冷軋取向硅鋼片的鋼鐵公司只有俄羅斯的Viz-Stal和Novolipetsk公司、德國克虜伯鋼鐵公司、日本的新日鐵和JFE公司、美國的AK鋼公司、武鋼股份等少數幾家大型鋼鐵公司。隨著美歐等國家的電網改造以及印度電力建設加速,冷軋取向硅鋼片需求量大增,加之日本市場減少了出口的比例,使得國際上冷軋取向硅鋼片的輸出均大量減少,價格自然亦隨之上漲。
原材料漲價使得中國變壓器企業原來所具有的價格優勢喪失殆盡。下半年甚至更長的時期,國內變壓器企業成本的壓力并不會減弱,甚至還有增加的跡象。重壓之下,一些生產中低檔產品的企業勢必難以支撐下去,行業內的重組整合甚至破產不足為奇。
在復雜、嚴峻的世界經濟形勢和全球激烈的產業競爭態勢面前,元器件行業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顯得尤為迫切。
關注新興領域 抓緊發展良機
科技創新和新興領域的崛起對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來說都至關重要。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中長期影響,世界各國紛紛將科技創新作為戰略舉措,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以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電子元器件行業要把握發展機遇,取得進一步發展,需重點關注這些新應用領域及政策導向領域,如三網融合、無線互聯、物聯網、新能源以及高鐵建設等。
以物聯網產業為例,傳感器和敏感元器件是這個未來萬億元產業的基礎,必定會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未來幾年,物聯網將不斷滲透到社會生活中去,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智能電網等眾多領域,帶動電子元器件等產業高速發展。根據有關研究機構的預測,到2011年,物聯網相關的嵌入芯片、傳感器、無線射頻的“智能物件”數目可能超過1萬億個。在近日深圳召開的第23屆元件百強論壇上,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戰略部的韓夏在談到“中國元件制造業在物聯網時代的機會”時透露,上海浦東機場一期工程的35公里圍欄建設工程,大概需要3萬多個物聯網節點,而每個節點由各種各樣傳感器及其他電子器件構成。
此外,在三網融合建設中,無論是網絡設備還是終端設備都離不開各種元器件。網絡的改造和升級、終端設備的多樣化設計都要依托關鍵元器件技術的革新。建設高速鐵路,需要現代化的路網指揮系統、現代化的高速機車,這些都和電子元器件尤其是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密不可分。隨著新能源的廣泛應用,對環保節能型電子元器件產品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這些都為相關的元器件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
但是,目前我國電子元器件產品,不論是在技術上還是規模上都不足以支撐起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因此,我國的電子元器件制造業,特別是資金雄厚的大企業應該及早關注這一領域,爭取早日得以切入這些行業。
據悉,國家發改委將組織實施新型電力電子器件產業化專項,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國家補貼資金支持。國家補貼資金主要用于新型電力電子器件產業化項目的研究開發、購置研究開發及工程化所需的儀器設備、改善工藝設備和測試條件、建設產業化或工程化驗證成套裝置和試驗裝置、建設必要的配套基礎設施、購置必要的技術和軟件等。
主打節能環保 積極謀求轉型
在哥本哈根會議上,中國政府出臺了具體的量化政策——“到2020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同時,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也需要實現。這使得環保、節能產品成為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而綠色制造和高效節能也將成為電子產業的主旋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