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叫板全球RFID大佬 依時利要造"中國芯"

        叫板全球RFID大佬 依時利要造"中國芯"

        作者: 時間:2010-08-20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在全球市場,美國Impinj公司是絕對的統領者。不過最近,它正在接受一家東莞企業的“叫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1911.htm

          作為一家在讀寫器領域摸爬滾打十年的民營企業,東莞市依時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時利”)正式宣布進軍電子芯片,欲通過研發出國產芯片,做中國RFID領域的Impinj。

          RFID讀寫器國內領先RFID是的關鍵技術之一。不過,相對于近幾年才火起來的,依時利已經在RFID讀寫器領域里摸爬滾打了十年。

          讀寫距離、防碰撞、無漏讀是衡量RFID讀寫器性能的幾個重要指標。據依時利RFID事業部總經理楊淑港介紹,依時利讀寫器的讀寫距離最遠可達10米,每秒鐘可同時讀取100多張芯片而不發生“撞車”,在118張芯片范圍內,不會發生漏讀。

          對比全球另一RFID巨頭臺灣永奕,其讀寫器的讀寫距離為15米,無漏讀能力為180張,二者的差距已經不大。

          強強聯手進軍電子標簽致力于提供RFID全套解決方案的依時利并不滿足于讀寫器領域。

          今年3月,依時利宣布與臺灣永奕合作,攻堅港口物流中的RFID電子標簽。

          臺灣永奕表面上是一家獨立的RFID企業,其實它持有了美國Impinj相當數量的股份。換句話說,永奕的RFID技術也就是美國Impinj公司的技術。如此一來,依時利便能接觸到世界上最先進的RFID技術。

          不過,與臺灣永奕的合作重點并不是國產空白的芯片,而是電子標簽里另一重要元件——天線的設計。

          “現在國內的芯片都是進口的,為什么各廠家生產出來的標簽性能不一樣呢?”楊淑港表示,除了芯片以外,天線設計和封裝是影響電子標簽性能的重要因素,而依時利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突破天線設計和封裝。

          聯合電子科大謀“中國芯”

          在RFID技術領域,芯片是所有中國企業的揮之不去的痛。因為直到現在,中國企業生產作用的芯片還全部從國外進口。

          但致力于做中國Impinj的依時利顯然不會受困于此。楊淑港告訴記者,依時利已和電子科技大學達成協議,聯合研發國產芯片。

          “電子科大的射頻技術在國內可排前三名”,經過一年多的潛心研發,目前,芯片樣片的第四版已經出來,正在進行嚴格的測試。楊淑港表示,如果不出意外,樣片的第四版將在年內實現產業化,這將是首個產業化的RFID“中國芯”。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關鍵詞: RFID 物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登封市| 盘山县| 辽中县| 志丹县| 始兴县| 东乌珠穆沁旗| 徐州市| 类乌齐县| 垦利县| 宽甸| 互助| 甘南县| 花垣县| 广水市| 桂阳县| 枝江市| 黔江区| 县级市| 武宣县| 襄樊市| 长泰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宁安市| 务川| 保山市| 庆元县| 阆中市| 湘潭县| 晋城| 筠连县| 廊坊市| 合川市| 沙河市| 都江堰市| 临泉县| 西华县| 莫力| 吴桥县| 大连市| 北碚区| 水城县|